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doc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郭昕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看屮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一、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1•教育起点不公平就教育起点公平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而:首先是就学权利平等,亦即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它指的是与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权利相对应的教育上的平等权利。我筹权利方面规主“公民具有受教育的权利二其次是就学机会平筹。虽然我等受教育的权利,但这只是一种教育平等思想的体现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为了使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利得以实现,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屮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以确保每一•个儿童都有平等的就学机会。那么,流动儿童是不是像城市儿童一样拥有同等的就学权利和入学机会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孩子上学难”、“上不了学”已成为了许多进城农民工的一块心病,在我国备种适龄儿童屮,流动儿童的辍学和失学问题仍比较突出。从宏观上来看,2000年进行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高于全国儿童(包括农村地区儿童)的相应比例(%)。其中流动儿童不能适龄入学的问题尤为突出,46%的6周岁儿童没有入学接受教育,较高比例的流动儿童少年不能完整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流动儿童少年离开了学校[1]。另据2(X)3年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屮国儿童屮心共同立项,财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对北京、深圳、武汉、成都等9个城市流动儿童教育调查结果表明:%,近半数的适龄流动儿童不能及吋入学。从微观上來看,各地的流动儿童入学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据武汉市的一项抽样调杳结果表明:%,其屮,%,不仅低于全,其至低于农村儿童入学水平[2]。而湖南邵阳的调查表明:%,%的学龄子女处于失学状态[3]。另据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02年5月完成的调查报告称:北京流动人口子女中,小学阶段入学率为90%,而初屮阶段仅为20%。有相当多数量的外來学龄人II面临就学困难或虽能就学但没有质量保障的不利处境[4]。上海市第六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5岁以下的流动儿童屮,%,%的儿童处于失学状态,其中12〜15岁的儿童中,%的未能在读[5]。另据统计:至2005年9月,北京市共有8万名流动儿童无学可上[6]。教育过程不公平就教育过程而言,流动儿童与城里的孩子相比,也是不公平的。衡量教育过程是否公平,有两个参照标准,一是主观因素,二是客观因素。上观因索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屮是否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的对待;客观因素是指资源投入,包括师资力量、学校外部的齐种因索、学校内部的齐种物质设施等。首先,从主观因索上來看,部分教师对流动儿童存在排斥心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借读”的身份,在各级学校屮,流动儿童往往被视为特殊群体,无法亨受与当地儿童平等的待遇,这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评优、评奖屮时常受到不平等待遇
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