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水珠从哪里来.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水珠从哪里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过程与方法: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教学准备】小组: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教学过程】一、水珠是从冰化成的水吗1、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发现在玻璃杯和塑料袋的外壁都出现了水珠。(出示一个装好冰的玻璃杯,再现上节课的情景。)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板书:水珠从哪里来2、学生预测,解释只要符合逻辑,鼓励越多越好3、师: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你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解释分析一下吗?师生共同分析所有提到的这些合理的解释。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1、师: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和分析,觉得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一下吗?2、学生讨论后形成共识:做一组对比实验:(出示:三只同样的玻璃杯,其中一只杯里加满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另一只上加冰,静静地放在桌上。隔几分钟观察两个玻璃杯外壁有没有出现水珠。)3、学生观察师:有什么发现吗?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4、师:那么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猜测(预设:水蒸气遇冷形成;可能涉及水蒸气、凝结、水汽等,这时也可以提问:空气中有水蒸气吗?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水蒸气能变成水吗?是什么使水蒸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等等)5、师: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课后去查找一下资料,看看能否证明你自己的猜测,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6、水和水蒸气〖总第20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2、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过程与方法:1、观察浅盘子中的水在阳光照射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2、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3、观察把一个大的玻璃杯倒扣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2、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教学重点】探究固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准备】小组:浅碟子1只、半碟清水、记号笔1支,大的透明玻璃杯1只、小杯子1只、1小杯热水。【教学过程】一、水到哪里去了1、师:下雨之后我们常常都能看到地面上有些积水。天晴了,这些积水就会很快干掉的,那么这些水到哪里去了呢?2、学生推测师:这些水去哪了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探究一下吧,如何做呢?(学生思考后汇报)师:在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3、学生实验观察师:有什么发现吗?师:水既没有流出去,也没有渗入碟子中,它怎么会减少了呢?指导学生看书P54看漫画和文字。4、师:现在你能解释水洼里的

水珠从哪里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1012****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