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培养策略“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是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名言,此话道出了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的确,良好的习惯是孩子进步的阶梯,而不良的习惯一旦形成,等长大了,再想纠正已十分不易。孩子早期获得的经验,将在一生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因此,要从小抓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幼儿目前的需要,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是小班学期中的重中之重。针对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谈谈自己体会和见解。一年中,我们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教育的主要方法如下:(一)爱孩子,与幼儿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这是教师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前提。教师只有做到了爱每一个幼儿,才能真正做到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等的关系,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求幼儿做到的事情幼儿才能顺利的去做。否则幼儿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以致影响常规培养的目标。如:由于自己的疏忽,忽视了与刘泽小朋友的情感交流,在进餐时,他故意东张西望、说说笑笑,影响的旁边的幼儿吃不好饭。经过我的观察和与他多次的聊天,他慢慢的从心里接受了我,我提要求后他非常积极的去努力的表现自己,想得到我的关注和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能安静、专心的进餐了。(二)以教师的良好的行为来陶冶幼儿。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幼儿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幼儿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里宁有这样一段话:“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幼儿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幼儿,启迪幼儿,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示范比口头教育更有效。如:在培养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幼儿轻声走进卧室并保持安静,多数幼儿能做到,并在慢慢的养成和巩固。此时教师们却大声的谈话,因此破坏了卧室入睡的安静气氛,幼儿会感觉可遵守也可不遵守,就会慢慢忽视起来,以后再培养起来就会收效甚微。所以,教师的良好的行为对小班幼儿来说很重要,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三)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小班幼儿虽小,但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他们的培养应从大处着眼,引导幼儿从小养成团结友爱、讲卫生、守纪律等好的习惯。一个人学好学坏往往是从细小的事情开始的,坏事再小切勿做,好事虽小也应该做。对幼儿的教育要从一件件具体形象的小事入手,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我们能及时加以鼓励、强化,孩子就会积小善成大善,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某方面的第一件好事就要及时肯定,相反某方面的第一件坏事就一定要加以制止,对孩子决不可搞“下不为例”。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在玩积木,他的妈妈来接了,也许太激动,他玩具没收,就满屋乱跑,还拿油画棒画在了木地板上。我坚持陪着他把积木收好,
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