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幸福是什么.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童话故事,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他们为此感到快乐。回顾各自十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她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设计理念:《幸福是什么》是童话,童话就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儿童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或介绍科学常识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直接走进文本,把自己作为童话中的一员,在读中感悟童话的真谛。同时又让学生走出文本,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看看自己是如何理解幸福是什么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了解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2)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指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3、情感目标: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发现身边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教学重点: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教学难点: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板书“幸福”,你们认识这个词吗?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2、学生回答。3、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第十课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们课文中是怎样说的。二、自读自悟。(一)默读课文,想一想幸福是什么?(学生读文思考。)(二)课文中的那三个青年找到的幸福是什么呢?再自读课文,然后和同桌交流、讨论,将相关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来。1、学生自读,交流。2、学生反馈,品读重点语句:(1)第一个青年的幸福?相机出示课件: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A、谁能来读一读她的幸福?B、当他感到幸福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愉快、喜悦……)(2)第二个青年的幸福是什么?A、相机出示课件: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B、“勤勤恳恳”是什么意思?(勤劳、踏实、认真……)(3)第三个青年的幸福呢?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三)是谁对三个青年说的话做了总结呢?她是怎么说的?相机出示课件: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

幸福是什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