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三语文《古诗词鉴赏》.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词考点鉴赏模块演练考点集训(十六)【P349】模块一:。其中的“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化用了孔子哪一句名言?有什么寓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里用“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比德——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的道德境界,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2(1)“既无虑”和“不复悔”,说明精卫和刑天是什么样的形象?(2)陶渊明是悠然淡泊的形象典范,而这首诗一反常态,你以为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1)他们对死无所顾虑,死后坚持斗争,表现出他们虽死不屈、抗争不息的精神。(2)本篇属于“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展示了诗人忧国伤时的壮烈情怀,让人们看到诗人性格中执著激烈的一面。“梅”和“杂树”,各有什么象征意义?请作简要分析。“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两句,写出了“梅”的象征意义——洁身自好、孤傲冷芳;而“摇荡春风媚春日”“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的“杂树”,象征着那些随波逐流、谄媚权贵的小人。?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画眉鸟”的形象。诗中画眉鸟啼声婉转随意,在山花树丛之间自由自在的飞翔,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之情。诗人托物言志,借画眉鸟的形象抒写了自己淡泊名利富贵、追求自由自在的人生志趣。,诗中有画,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前四句描绘了收获季节的荷塘,采菱女采菱采莲,快乐唱歌,水鸟惊飞,一片欢快的景象;后三句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乱云漫天,急雨如注,荷叶翻滚,采菱女发愁而归去,一片惊惶的情景模块二:“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字更好,为什么?①“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②“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即可。),有“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的说法,请以“何妨”、“谁怕”两个词为例,分析这一特点。“何妨”写出作者在风雨面前还要吟咏着诗句悠然信步,隐含了作者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的豪情。而“谁怕”二字,更把作者倔强、豁达的性格表现无遗,这两个词写出苏轼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凉”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凉”字不仅写出了词人当时感受到的雨后环境的清冷,更写出了词人心境的悲凉。11(1)首句中“弄”字精练而传神,请结合词句进行赏析。(2)“何处唤春愁”的“唤”字,

高三语文《古诗词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q93485240
  • 文件大小77 KB
  • 时间2020-04-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