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滑教学中引入微格教学法的实践性研究.doc轮滑教学中引入微格教学法的实践性研究摘要:论文针对北京物资学院轮滑普修课,引入微格教学法并进行了实践性研究。得出此教学方法对发挥学牛主观能动性及培养学牛学习兴趣、提高技术能力方而具有显著效果,可极大提高轮滑课教学质量。关键词:轮滑微格教学法实践研究轮滑运动是一项集健身、娱乐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体育项F1,它有益于大学牛身心健康,故深受学牛的喜爱,H前己有不少高校开设轮滑教学课。通过对我校轮滑技术教学的实验研究发现:多媒体技术,尤其是微格教学法在轮滑教学上的运用,对丰富授课内容、增加教学手段、提高学牛兴趣、培养学牛口学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Microteaching)是1963年由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执教的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发明的,是-•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牛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并对每一技能提出训练H标,借助于先进的音像设备、信息技术,对学牛进行单项教学技能专门训练,使师范牛掌握某种技能、技巧的小规模教学活动。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分解简化,并能使练习者、指导教师、听众反复观看实况录像,对练习者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和指导,从而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率。2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2」研究对彖本研究选取北京物资学院09级轮滑必修课2个班作为实验组(55人),选取09级另外两个班作为对照组(60人),两组测试对象男女牛比例均等。(采用特尔菲法)确定了进行微格教学法的教学技能评价指标权重值。运用统计分析法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fflsony摄像机拍摄微格教学技能录像示范带,并在试验屮为实验组学牛录像。(3),对两组学牛分别进行轮滑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智力情况(按照高考成绩划分)、接受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测试与统计,经统计均无显著性差界,可视为教学非实验因子基本相同,不存在优劣之分,属于同一等级,可作为对等的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屮,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教学大纲、相同的教学环境、同一教师授课、和同授课时数和同样教学进度,只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任何一个教学内容都在规定的吋间内完成,课下安排相同的复习内容,并严格控制两组学牛进行与实验有关的讨论,确保两组学牛以相同的精力和愿望投入到学习过程屮,从而保证实验条件的对等性。(1) 试验期对两组学牛的学习能力、身体索质、智力和技术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和掌握,并将结果记录备案。、(2) 通过往返调查问卷,确定进行微格教学技能的1级、2级指标及权重值(3) 根据教学技能指标编写微格教学技能录像示范带脚本,并完成拍摄。(4) 设计微格教学方案、并进彳亍教学活动。在16周的轮滑教学屮穿插进行微格教学课,将培训教学技能分为初步掌握阶段、基木掌握阶段和完全掌握阶段,将实验组分为10人左右的微格班(5) 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牛观看微格教学法技能录像带,然后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编写教案,最后进入实践阶段。每一组实践结束后,将进行记录组和学习组的互相交流和反馈,并由教师进行点评。3研究结果与分析3」技术水平与理论知识测试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牛的达标率与对照组学牛大致相同,但掌握技
轮滑教学中引入微格教学法的实践性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