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心理学知识总结.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心理学: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 5、冯特与 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的始祖。 6、1913 年,华生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所看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7、华生持“环境决定论”,他说:你给我一打儿童,在一个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环境中,不管他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地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小偷。 8、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9、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什么?(简答题) (1)理论领域: ①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②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③发展心理学; ④心理测量学; ⑤生理心理学。(2)应用领域: ①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②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③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④广告与消费心理; ⑤法律与犯罪 10 、心理学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等。(1)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2)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 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3)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4)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次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11 、观察法的使用条件:对所研究的对象处于多种原因无法进行控制的情况,以及研究对象,在控制条件下会发现质的改变,或由于道德伦理等因素不应该对之进行控制的那些行为。 12 、观察法的特点:(1)优点: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保持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2)缺点:处于被动的地位,实验者只能消极地等待预期的行为出现,而且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很难按照人的主观意愿发展,因此观察的结果难于重复。此外,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还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13 、测验法的研究领域(作用):( 1)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2)用来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3)通过对不同的人进行相同的测验,可以比较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使用测验法的时候,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使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用的效果。 14 、实验法有三类变量:(1)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2)因变量,即反应变量,是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3)控制变量 15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两者唯一区别:控制的严格性) (1)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在实际生活情景中; (2)实验室实验: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 16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认识内外世界;(2)调整和控制行为;(3) 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第二章意识与注意一、意识的含义心理学上的意识有两层含义:一是把它当成心理的同义词使用,第二层是指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和对自身的觉知。二、意识状态 ,是意识的主要状态 、注意及其特点、功能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特点::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精神贯注,兴奋性提高。功能: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注意提供了决定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而什么东西不可以这样一种机制。) 其次,注意有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出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五、注意的种类(一) 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二)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三)随意后注意: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和自觉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又不需要一直的努力,类似于不随意注意。六、生物节律:动物和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是生物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时间的进

心理学知识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