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化毕业论文跋北魏太武帝东巡碑.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跋北魏太武帝东巡碑  【内容提要】北魏太武帝东巡碑,虽早见称于文献,学界直到1935年才得见拓本,现在原碑已毁,遂成绝响。今参考近人多种录文,依据北图藏拓,重新录文,为学界提供一个较好的东巡碑读本,并对碑文所涉及的若干人物及北魏御射碑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北魏 太武帝 东巡碑 御射碑北魏太武帝东巡碑,碑额原题《皇帝东巡之碑》,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一滱水注徐水条称此碑作《御射碑》,盖北魏定州地方官为纪念太武帝拓跋焘结束东巡、回归平城时于路演示神射而立,故碑名可两存之。史籍最早提到北魏太武帝东巡碑,是郦道元《水经注》。郦书之后,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六七易州满城县条,也曾提及此碑,称引的内容有溢出郦书者。此后东巡碑湮没无闻将近千年,直到1935年,由徐森玉(鸿宝)先生在河北易县觅得原碑,把20份拓本带回北平,次年傅增湘、周肇祥也前往摹拓,东巡碑才重新现身,为艺林所重[1]。罗振玉、寿鹏飞、傅振伦等,都曾先后据拓录文[2]。但是拓本都仅拓碑阳文字,不及碑阴,而郦道元称“碑阴皆列树碑官名”,文字之繁多,当逾于碑阳。可能当时石碑已风化严重,碑阴文字漫漶难识,无法拓取。东巡碑立于今易县南管头之南画猫村漕河(古徐水)西岸。2002年3月,我和同事李新峰先生及研究生林鹄、王抒同学,曾结伴前往其地,得知此碑已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从南画猫移至南管头,下落不明[3]。近年林鹏先生曾托人在南管头一带寻访古碑下落,终于发现了该碑的残片若干块,证实此碑已经破碎[4]。弄清东巡碑的位置,对于研究北魏时期代北与河北平原的路线很有帮助[5]。如果碑阴题名俱在,史料价值就会更大。现存东巡碑碑阳拓本文字不完,各家录文亦颇有参差。今据北图藏拓[6],参考前人录文,重录东巡碑碑文并略事考订于后。一、东巡碑碑文 【碑额】皇帝东/巡之碑1.□□□□□□□□□□□□□□□□□□□□□□□□□□□□□□□□□□□□□□□□□□□□□□□□□□□□□之崄□□崇□之□□□□□□射声校尉安武子□□□□□之远□代绝□□□□□□□□□□□□□□□□□□立铭□□□□□□□仁不□无□不□□能□□□□□天下咸宁15.(已残) 二、碑文涉及的若干人物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十一月,太武帝东巡冀、定,十二月取五回道返回平城,经定州中山郡,进入徐水河谷。徐水出太行山与平原接界的地方,山岩险峭,景观奇丽。对于在平原地区行军一个多月的拓跋君臣来说,眼前景观的明显变化,一定使他们的心情受到特别的刺激。这种情况下,就发生了太武帝的即兴演示射术。据东巡碑,太武帝在今南画猫村徐水东岸雄壮绝险的猫儿岩下演示射术后,随从的善射将士数百人,也纷纷仿效,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达到太武帝那样的高度,他们的箭都没有射到猫儿

文化毕业论文跋北魏太武帝东巡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jh0927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