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语言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语言鉴赏主要是对诗歌的词和句的鉴赏。分为炼字和炼句两种。一、炼字即对“诗眼”赏析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答题思路:1、解释字意。2、带入诗中赏析。3、表达效果。4、抒发的情感。诗眼:1、点明主旨的关键字或句。(诗中眼)2、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辟、最灵动、最关键的字或词。(句中眼)即“炼字”所炼字大多用了一些修辞,或者有活用现象,又或者色彩浓烈。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副词、叠词、拟声词等。如何分析表达效果注意:句中眼往往是为了写景状物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意象特点,烘托意境氛围,抒发情感的。因此分析其表达效果时要从这些方面着手。注重声色动静。1、在分析效果时,如用修辞要写明所用修辞及其修辞效果。活用要具体指出如何活用。修辞:拟人、双关、比喻活用:使动2、结合词语的词性和特点来分析如何突出意象,烘托意境的。所炼字大多用了一些修辞,或者有活用现象,又或者色彩浓烈。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副词、叠词、拟声词等。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后人评价本句的中“垂”和“涌”用得极好,你认为呢?试简析这二字的妙处。放眼岸上,孤星在天边遥挂低垂,“垂”字反衬出原野的广阔无边。纵目江上,月光在波涛中翻动如涌,“涌”字赋予了画面动态感,烘托出大江激荡奔流的气势。这两句极好的渲染出一幅雄浑壮阔的意境,与上联意境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作者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动词“溅”、“惊”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将情感赋予花和鸟,烘托出凄凉的意境,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动词、拟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表颜色的形容词成对的黄鹂在草堂周围新绿的柳枝上欢唱。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自由翱翔。本句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勾画出春意勃发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沐浴在初春美景中愉悦舒畅的情绪。“萧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落木瑟瑟飘落的声音,以动衬静,突出了周围环境的凄清。“滚滚”则状写出长江汹涌澎湃之状,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渲染出沉郁悲凉的意境。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叠词拟声词总结表达效果:修辞角度拟人:将物人格化,使描绘更加生动形象,表意丰富,情感表达委婉含蓄。双关:既使意象、意境特点鲜明,又含蓄地点出诗人情感。词性角度动词效果: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一般形容词效果:生动形象地展现意象特点,营造意境。表颜色的形容词:表现心情,色彩鲜明,画面生动,渲染气氛。叠词效果: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造成一种反复回旋的抒情氛围。拟声词效果:使诗歌特点更形象生动,以动衬静,渲染氛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鉴赏诗歌语言(上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