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笔记完整版(含复习提纲)来源: 李林芷的日志政治经济学总述:政治经济学三大理论体系::政治经济学基础。生产率不同,产生超额利润,其他生产者转移。(并不否定商品经济学中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理论):加入了资本主义制度因素(仅存在于资本主义世界中劳动力商品概念),这是一种进步,进而市场上开始按照生产价格交换,从而形成了资本主义下价值规律。3.(剩余价值——)利润理论:涉及利润在资本间分配(资本竞争结果),虽然全部资本家利益高度一致(为瓜分劳动创造价值),资本无处不在——利润平均化趋势(除去垄断情况)——动态资本再生产、积累过程(资本在利润推动下走向何处)一、政治经济学历史、对象与任务经济学发展历史总体: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经济学进一步发展——修正主义/列宁主义——凯恩斯主义——战后经济发展、新经济政策1. 重商主义:14-15世纪产生,集中研究流通领域、商业、对外贸易,论证商品货币关系。1615,(法)蒙克莱田《薪给国王与王太后政治经济学》使用“政治经济学”。2. 法国重农主义:布阿吉尔贝尔与魁奈为代表。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重视效率)。马克思认为这是真正近代经济科学开端。3. 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内部联系,提出劳动创造价值思想,接触剩余价值问题。4. 庸俗经济学(西方经济学):19C初,代表有萨伊(提出生产要素论:忽视劳动),马尔萨斯(《人口论》)。表现在为考察剩余价值来源与实质。5. 空想社会主义:19C初,渊源于16世纪。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9C中后期,产业革命于英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点:研究人与人之间社会生产关系,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剖析方法;首创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学说,创立劳动价值论;建立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主为社主代替必然性。7. 资产阶级经济学进一步发展8. 修正主义(伯恩斯坦)/列宁主义(斯大林理论):19C末20C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宁主义剖析了帝国主义基本经济特征,尤其是其垄断特征,创立帝国主义理论。9. 凯恩斯主义10. 新经济政策:战后经济发展,格林斯潘为代表,产生IT泡沫、荷兰郁金香泡沫如何对待马主:1. 信仰指导思想马主(马主本土化),坚持知道地位。马主认为商品经济必成为资本主义(与蒲鲁东主义相反)。本土化:认为商品经济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阶段。2. 学术理论马主(西方态度:沉默-公开进攻全面否定-较温与学术讨论-20C60、70s后“马主复兴”)3. 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4. 要重视马主经济学学习,剖析经济学基础问题a) 单一:生产力or双:生产力生产关系)b) 在中国何为主流经济学,微宏观经济学能否取代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1. 首先,生产时政治经济学出发点(劳动过程中一般要素),不仅是物质资料生产,也在服务领域提供服务。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基础,物质生产是研究出发点。其次,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最后,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研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生产力。特别注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2.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区别主要在于研究对象侧重不同。马政经原来研究方向:劳动异化(违背人本性,如:生产社会化带来对人本性损害),人与机器区别。直至1858《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才提到研究对象为生产关系(明确)3. 生产力: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生产自然属性)4. 生产关系:生产中人与人关系(生产社会属性)(体现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社会总生产过程)(或者斯大林没有消费三分法:所有制、地位关系、分配)5. 苏联:狭义政治经济(只研究资本主义:资本论)与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人类发展历程以及资本主义后情况:反杜林论)6. 对政经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关键性问题上:a) 生产力是否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b) 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关系究竟包含哪些内容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马克思对唯物辩证法精辟阐述,唯物辩证法运用1. 抽象法:体现理性剖析(经济问题要求保持理性)。包含从具体到抽象研究过程与从抽象到具体叙述过程,要求运用抽象力抽象出最简单范畴必须符合要说明对象、经济剖析必须抓住占支配地位生产关系。(PS:经济生活中最本质范畴是商品)2. 逻辑-历史方法3. 矛盾剖析法(对立统一)一般性特殊性4. 实证剖析(不做出是好坏判断下剖析经济体系作用与行为)与规范剖析(考察经济行为后果,并且提出他们是好是坏,以及他们是否能变得更好判断)5. 现代模型剖析方法6. 关于方法问题:意识形态问题(是否用规范
政经笔记完整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