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目录一、引言 21 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DMS)简介 32智能电网-配网馈线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特点介绍 43 配网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通信方式分析 54 北京瑞光在“智能电网管理系统”建设中的优势: 5二、北京瑞光“智能电网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TDM光纤链环网技术方案 18IDM-MSTP155-24多业务光传输设备 18IDM-ODIM1000光传输设备 26三、整体系统设计原则 30四、结束语: 31引言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各种新电器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使人类社会对电的依赖日益加深。很难想象,没有持续、稳定、高效的电能供应,人类社会将会怎样。随着电力供应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电力用户已不再是电力这一特殊商品的简单使用者,他们是我们供电企业真正的服务对象,是上帝。向他们提供高质量的电量,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郑重承诺,具有法律的效力。在一些发达国家,电力市场早就初具规模,供电方和用电方对电价和电能质量都有合同约定,在我国,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国家电力公司为规范电力公司的运作,真正体现服务人民的企业宗旨,对电能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对供电可靠性制定了明文规定:%,;%,每户平均停电时间不大于53min。对照这一标准,我们还有很大差距。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能否建设合理、完整、高效的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DMS)是关键。1 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DMS)简介简言之,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包含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络设备文件(NDF)、冗余部件管理、检修计划管理、运行规划及优化、运行及控制以及其它管理任务(故障电话管理、人员管理、计费管理等)。其中运行及控制部分功能的自动化由配电自动化系统(DAS)实现,又可具体细分为SCADA系统、电压/无功控制、保护的协调管理及控制、馈线控制、故障处理(故障检测、定位,隔离后故障区供电)、自动抄表和负荷管理等。从这一概念出发,DMS其实涵盖了电力MIS、电力调度、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出线管理、负荷管理、供用电管理等供、配、用电多个环节,是一个包含多学科技术的综合性的大系统。从国外DMS发展历程来看,主要集中在DA部分,大致经历了自动就地控制(重合器加重合器或重合器加分断器方式)、智能型自动就地控制(分散式微机型自控设备)以及近远程可选控制方式加集中数据库和专家系统(功能逐渐增加完善)三个阶段,而完整DMS的开发在发达国家也是近几年的事。从我国DMS发展现状来看,目前才起步,由于国家对此相当重视,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直接应用最新、最合理的技术摸式,如DA系统的选择,国内中心城市一般都直接选择第三阶段的产品,可进入DMS/DA的阶段。但是,由于DMS/DA的开发涉及多学科,如计算机、通信、网络与最新的技术产品,需要高素质的开发、运行、管理人员,加上DMS/DA开发还要和电网一、二次设备和通信设备兼容,投资也相当大。因此,从全国情况来看,发展进度并不快。配网自动化系统是对配电网上的设备进行远方实时监视、协调及控制的一个集成系统。配网自动化按照系统的纵向结构可以分为配电管理系统、变电站自动化、馈电线路自动化及用户自动化四个层次的内容。其中,配网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系统提高供电可靠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技术手段。2智能电网-配网馈线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特点介绍智能电网管理系统采用了数字化的故障指示器和数字化的通信技术,主要用于中高压输配电线路上,可检测短路和接地故障并指示出来,可以监测线路和变压器(高压侧)运行情况,可以对两路同杆架设的两路电动开关进行遥控(合分闸)、遥信(采集开关位置)操作。该系统可以帮助电力运行人员实时了解线路上各监测点的电流、电压变化情况,在线路出现短路、接地、断线、绝缘下降等故障或者异常情况下给出声光或者短信通知报警,告知调度人员进行远程操作以隔离故障和转移供电,通知电力运行人员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理。主站系统除了显示线路故障电流途径和位置,还能显示线路负荷电流、系统电压(电场)的变化情况并绘制曲线图,用户根据需要还可以增加其他监测内容,例如开关位置、变压器温度和环境湿度等。配网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通信方式分析目前,配网自动化管理系统(DMS/DA)的通信主要可应用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有线方式主要有同步传输序列(SDH)、异步传输模式(ATM)、配电
智能电网管理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