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伦理道德论文-伦理实体-道德教化的社会环境支持.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伦理道德论文- 伦理实体: 道德教化的社会环境支持〔论文关键词〕伦理实体道德教化法理管理〔论文摘要〕人们在讨论道德教化问题时, 一般都认为只要制定一套合理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教育人们遵守执行, 就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而实际上, 道德教化是人的内在心灵的整体生长, 所以需要社会的伦理环境的支持、营养。因此使人们的生活共同体成为伦理实体,对道德教化来说是绝对必需的。伦理是人的生活的整体意义,也就是说,它是在经济、政治等等的必然性的基础之上来对人的生活灌注一种情感相通的伦理关切, 从而与审美一起完成生活的内在可能。所以,离开经济、政治等重要的生产、生活的现实运作,伦理就是空洞的, 也许就只是如黑格尔所说的“优美的灵魂”而已; 而如果不关注伦理, 那么经济、政治就会在生活中造成物化和强力控制。所以, 伦理能最后完成人的生活的实体化,并对人的道德教化提供环境支持。一、伦理实体的含义“伦理实体”或“实体性伦理”概念是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提出来的, 他认为, 伦理实体是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所, 人不能长期处于无伦理或伦理实体破碎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 人们聚集在一起, 就象一袋子相互外在的马铃薯。只有伦理精神才能把分散的、相互争斗的人们整合起来, 成为伦理实体。在他看来, 家庭是伦理实体的最初级阶段, 服从情感的利他原则; 家庭伦理实体破碎之后,就进入市民社会,服从利益的利己原则。市民社会是可以独立的,但在伦理上却是不自足的, 因而产生了警察和同业工会来重整秩序, 并过渡到国家这一伦理理念的现实; 国家是一个高度发展的伦理实体。个人最高的伦理教化就是成为国家的一员。我们可以对黑格尔的国家高于(超越) 社会的观点持不同意见, 但英国人所称“国家是必要之恶”的观点也属偏颇。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正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邓正来先生所说, 是在国家政权的主持下放权让利, 促进市民社会的发育, 国家的作用比较显著, 因而主张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说。我认为, 此说较富有建设性。从伦理上说,一方面社会应该获得自立和自治,使人们逐渐获得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平等, 在自由的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要培育一种情理联系,为形成一种普遍主义的伦理秩序而努力; 另一方面, 国家要为社会生活灌注一种正义的伦理精神,并保卫它。没有前者,国家将蜕变为专制政权,没有后者,社会将陷入一种无政府状态。在这两种情况下, 个人的道德教化都缺乏良好的外部条件或环境。这说明,伦理实体是道德教化的重要一维。首先,我们国家的情况是市民社会发育不足,因此, 国家要把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作为重要任务, 但却不能象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那样放任抢夺、欺诈、暴力、“圈地运动”、“羊吃人运动”, 而是要有步骤地把国家计划对人、财、物的权力性配置松开, 转变为由市场来配置, 让人们能自主择业, 发挥自己的潜能, 争取事业的成功, 当然也要承担风险;并让企业自主地参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抑制经济市场化、社会化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人际关系的冷漠、个体的孤独、苦闷,就需要使社会关系伦理化,成为伦理实体。比如健全社区组织, 使社区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实体, 在热诚的社会服务中, 培养和增强人们的情感联系, 使个人在寻求职业、发挥潜能的过程中有一种实体的依凭, 消除竞争失利者在社会中的“多余人

伦理道德论文-伦理实体-道德教化的社会环境支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69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