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5年蜀国南方边境的南王孟获起兵犯境,接连攻占了蜀国几个州郡,城中生灵涂炭,孔明亲率大军到达云南平乱,驻扎在永昌城中,然而当孔明用计擒住孟获后却对他以礼相待,并数次放他回去。孔明心里非常清楚,对孟获这样的蛮王,只要略施小计就可擒得,一个礼拜就把他打下来了,太容易了,但要收服他非常不容易,他不服,打赢了也没有用。随后两军交战,孟获派出的两员大将战败被俘,孔明却亲自为他们松绑,并殷勤地款待他们。这种事情如果由曹操来做,我们就说曹操收买人心,可是由孔明来做,我们就会说孔明收服人心,一个收买,一个收服。收买的意思就是说他不是出于诚意,他不是出于真心,他只是想收买人心然后为非作歹,做出一些只是对他有利的事情,可是孔明没有,孔明收服人心是说我不会害你,我也不想替我自己做什么,我们彼此谅解,我们好好相处。南蛮那个地方在当时跟中原地方的人他的表达方式是不大一样的,生产文化水平有差距,所以他都很诚实。所以当孔明问这两个降将说我蜀国待你们不薄,为什么要助孟获左右,涂炭生灵的时候,他们说“我们身为孟获部下,只可遵令行事”,我们中原的人大概比较不会这样说。可他们是习惯把自己心里话说出来的,看他们那种举止行动以及各种反应,就知道不及我们中原,就是马谡说中孔明心思的那一套,我们要收服人心,我们不是要侵略这片土地,不是要把孟获这些人杀掉,我们不是要把这里殖民地化。你一退孟获就跟着来,就继续捣乱,你会疲于奔命,那杀了他还会再起一个,往往比这个更坏,这里很可能更乱,没有办法预料啊,而且这个地方会很自然地让孟获来领导一定有它的原因,我们外来的人不要随便介入,不要随便去判断这些事情。所以有人说我们中国人对自己人比较严苛,对外国人比较宽松,其实这是一个文化大住,要你的文化优势还在的时候,你才可以这样做,否则的话就是懦弱,孔明不是懦弱,他有文化的优势,他知道我这样做对方不会从另外的角度去想,去评点我,我足够打你,却对你这么殷勤款待,你心里会有数。现在很多西方国家就是不懂,老是用他的方式来干,你把当地的人换掉了,再产生一个新的,它永远是乱的,孔明在那么早以前他就看懂了这些,这是西方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都应该学习的。孔明善待南蛮的兵士,送他们粮食,他们很感动。一个是侵略人家,一个是教化人家,这是我们跟西方最大的不同,可惜我们现在这些后代子孙,慢慢地都搞不清楚了,我们有些人反倒越来越认同西方像英国那样殖民地的一套。英国曾经有那么多殖民地,一百年下来,除了给世人留了丑陋罪恶的意想,什么也没有了,他们自己也放弃了。孔明如果是自己想去打孟获,那就证明我们中华民族根本不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想侵略人家就侵略人家,那你还说什么爱好和平呢?孔明不是要打,我们中国人说你不打我,我不打你,可是你打我,我没有办法,我不能不抵抗,因为我们要固本,我们要安边。所以孔明为了安边,绝不是为了要侵略,绝不是要把那边当做殖民地而去打孟获。孟获被七擒七纵,终于心服口服,将南中兵民、牲畜、土地表册,献与孔明,就表示南中从此归属于蜀国,是蜀国的一部分了,如果孔明接受,说谢谢,就表示南中变成蜀国的殖民地了,那跟外国侵略殖民没有什么两样。双方军民众目睽睽之下,孔明交还给了孟获,并说这里原来是孟获在管,现在还让孟获去管,原来所有的人民所在的财产我们都不会动一点点,孟获非常地想不通这样的事情,非常地不能接受这种事
孔明七擒七纵孟获的一点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