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礼貌,是让别人舒服,也让自己舒服礼貌是什么,相信大家都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一个内向的人,让他去跟外向的人相处,相信两个人的心理都会有些不舒服,最好的礼貌就是让别人舒服,也让自己舒服,一起随小编来看这篇文章吧。咱们没那么熟,请允许我离得远一点。 01 内向的芬兰人最近,关于芬兰人很害羞、很内向的话题火了。据说芬兰排队的情形,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英国那些事儿在芬兰的公交车站,一眼可以分辨本地人和外地人。外地的游客喜欢三三两两站在一起,边聊天边等车。而当地人排队,则会自觉地与前面一个人保持差不多2米的距离,简直像丈量过一样,人与人之间的相隔非常宽。有芬兰人在网上提醒准备来玩的游客,乘公交车时,如果还有空位,就永远不要坐在别人旁边。因为对方会觉得非常不自在,当地人都很注意维护私人空间。曾在微博上看到一张有趣的图片。世界各国公园里的椅子,大部分都是长条的。唯独芬兰都是单人椅,而且每把椅子之间按90度旋转沿路摆放,确保坐在椅子里的人相互看不到对方。免得看到了又不说话的尴尬,也免得紧张。在芬兰的餐厅,人们会分开坐在每桌最远的一头;在芬兰的演出场所,如果某个座位已经有人坐下了,其他人会隔着至少两个座位再入座,尽可能地不挨着别人。除了极为在意私人空间,芬兰还是个内敛寡言的国家。在某个旅游论坛上,说到各国习俗和礼仪时,芬兰人民会善意地提醒大家,“在芬兰,绝对不要随便和任何人搭话”。为何芬兰人这么“不热情”?网友***@fall_ark摘录了一些芬兰人的解释: “我们不是没礼貌,只是真的不寒暄。”“两个芬兰人在电梯里偶遇,他们不会开口说话,但也不会因此而尴尬。他们彼此都明白不需要寒暄,这不是家教或学校的教育,这是在我们基因之中。”有人好奇,这么不爱和人说话的芬兰人,彼此是如何交朋友的? 一位芬兰人回答:“至少我很喜欢,可以在清晨7点的巴士站见到一位朋友,我们说一声‘你好’,坐在彼此身边。如果不想说话,就一起享受漫长的沉默,冷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关于芬兰人的寡言还有这样一个笑话。两个朋友相约去酒吧喝酒,一人问:“最近如何?”另一人瞪着他说:“天啊,我们到底是来说话还是来喝酒的?”他们认为,与其说些没有意义的话,那还不如一句都不说。这就是芬兰人:没事儿离我远点儿;没事儿别跟我说话。恕我直言。相对于中国人见面就东扯西拉寒暄一大堆相比,我简直爱死了芬兰人。如此尊重私人空间,不需要寒暄也不感到尴尬,别人从不会随便打扰自己。真好! 不少网友留言:“芬兰真是天堂般的存在”、“可能我更适合生活在芬兰”、“好想移民芬兰,我是精芬无疑了”。什么是“精芬”? 是指精神上高度认,像芬兰人一样话很少,不爱社交,极度注重个人空间的一类人。 02 请离我远点我的朋友小敏,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她坐在靠着过道的椅子上,打起了瞌睡,迷迷糊糊觉得有人在蹭她的手臂。睁眼一看,一个男人因为没有空位,整个身子完全挨靠在椅背上,离她很近,大腿几乎要贴到她的手臂。小敏觉得很不自在,她往里面挪了挪,男子反而更靠过来。小敏实在忍不住了,轻声跟对方说:“麻烦不要靠这么近。”男子不高兴了,白了她一眼:“我又没有占你便宜”,然后就走开了。后来小敏跟男朋友说起这事。男朋友竟也不以为然,“别人就是碰你一下而已,也不是要摸你,至于这么大反应吗。”小敏不解,难道真的是自己反应过激? 其实,这不是小敏过度敏感,而是代表了一种身体意识的问题。有的人对身体的意识感强,有的人意识感弱。很多成年人之所以不喜欢被别人触碰,是因为在小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一种不愉快的经历。那就是被父母要求,跟不熟的人进行身体接触。“哎呀,孩子好可爱啊,过来亲亲阿姨”,“哟,又长高了,给叔叔抱一个”。一些爸妈看到别人喜欢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就让亲戚朋友随便地搂孩子、摸孩子、亲孩子。其实很多孩子都是不情愿的,小的孩子不会表达,大的孩子只能躲闪或者哭闹。有的父母不好意思拒绝,怕对方尴尬,所以宁愿孩子“受委屈”,甚至责备孩子“不懂礼貌”。却并不知道,这样非自愿的身体接触,会让孩子觉得内心不安,浑身不自在。不管是小孩还是成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的主人,都有权利拒绝他人触碰我们的身体。有的人对自己的身体感知非常敏锐,他们就是不喜欢陌生人的身体接触。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勉强孩子;而成人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本就是保护自己身体,维护个人空间,不必为此觉得是自己敏感多疑。 03 不好意思,我只想静静很多人还在努力学习聊天之道的时候,对于精芬的人来说,他压根就不想跟不熟的人聊天。跟不熟悉的人寒暄,既怕尴尬,又怕冷场,只能拼命找点什么共同的东西聊,但又一时想不到话题,神经一直绷着,心得多累啊。阿盛曾经在地铁里遇到不熟悉的同事。已经面对面碰到了,装作没看见太没礼貌,不打声招呼也说不过去,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聊: “你们部门最近忙吗?”“嗯,挺忙的
最好的礼貌,是让别人舒服,也让自己舒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