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文-老子 “无”论文--论海德格尔及老子对“无”的思考.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页眉.. 页脚.. 海德格尔论文老子“无”论文:论海德格尔与老子对“无”的思考摘要: 海德格尔与老子对“无”都有独到深刻的思考: 海德格尔的“无”是对存在的阐释, 其最终是为了以“无”为媒介追问存在的意义, 让人得以诗意栖居; 而老子则是一反儒家思想传统, 脱离传统伦理道德领域, 预设了一个存在的根源“道”, 提倡“天人合一”的“无”境界, 主张人应“清静无为”, 回归人的原初本性。他们的思想探寻中都蕴藏着对人类、对人生意义的终极关怀。关键词:海德格尔;老子; “无”海德格尔和老子虽处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 但他们对“无”都有深刻的思考, 寄予着人性的关怀。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 曾受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和胡塞尔的现象学影响。在他所处的时代, 人类的无家可归状态日益严重,人失却了归宿感。人遗忘了存在,只重视存在者,遮蔽了有背后的“无”( 超越有限, 在世界上存在只是被遮蔽了而已,有待澄明) 。于是海德格尔的“无”呼之欲出。而老子处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的封建社会时期, 其五千言的《老子》中预设了存在的根源“道”。他关心人类如何消解社会矛盾与纠纷,关心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关心如何使人们生活幸福安宁。他期望人类的一切行为取法于“道”的自然性与自发性, 清静无为, 让人们返回到真诚朴..页眉.. 页脚.. 质的原初本性的生活形态与心境。《老子》中的“道”是“有”、“无”的统一体,而“无”又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有”,超越“有”。老子的“无”凸显出来。一、海德格尔对“无”的思考:追问存在、诗意栖居在《形而上学》一书中, 海德格尔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问: “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这是问题所在”。[1] “无”的问题摆在了一个人类从未有过的高度上。在海德格尔看来,“无”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也许是人类遇到的所有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不解决这个问题,其它问题我们都无从下手,所以“无”的问题是一个“最广泛”、“最深刻”、“最原始”的问题。海德格尔的“无”是与其存在思想相贯通的。因为存在者的被过度重视, 人类遗忘了存在, 所以人对于存在的追问是必须的, 而存在显现为虚无。虚无不是没有, 而是让存在去存在。只有在“无”中, 存在才得以从遮蔽到无蔽, 得到澄明。思“无”, 就是思存在。“无”从遮蔽状态不断澄明, 从当前在场的东西超越到其背后的未出场的东西。“无”作为存在的澄明状态,有待于超越“有”,即眼前存在者、有限物、不自由、不本真状态, 从而得以诗意栖居。但是“无”的澄明, 作为一种对当前存在者的超越, 却并不是抛弃和消解当前存在者, 更不是从此一存在者转向彼一存在者, 而是超越有限性, 超越在场的东西, 超越现实眼前的一切看似澄..页眉.. 页脚.. 明的存在物,从而超越到事物所遮蔽于其中的蕴含的无限性、自由性、本真性、原初性境域。于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 人类的诗意栖居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追寻。从遮蔽走向澄明,就可以使人类不再沉迷于物质的繁荣枷锁, 不再被技术所束缚, 不再局限于每天所面对的一切现实实体, 作为一个与天地神并存的人而独立于宇宙中。这样从“有”超越而来的“无”的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 是一种本真的、审美的、自由的生活方式。二、老子对“无”的思考:探寻道体,自然无为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其五千言的《老子》共 81

论文-老子 “无”论文--论海德格尔及老子对“无”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98283531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