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说明书---改过.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种温包组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温控阀,特别是一种温控阀的温包组件。背景技术温控阀是流量调节阀在温度控制领域的典型应用,其基本原理为:通过控制换热器、空调机组或其他用热、冷设备、一次热或热媒入口流量,以达到控制设备出口温度。当负荷产生变化时,通过改变阀门开启度调节流量,以消除负荷波动造成的影响,使温度恢复至设定值。例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自力式温控阀[101178126A],该自力式温度调节阀利用液体受热膨胀及液体不可压缩的原理实现自动调节。温度传感器内的液体膨胀是均匀的,其控制作用为比例调节。被控介质温度变化时,传感器内的感温液体体积随着膨胀或收缩。被控介质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感温液体膨胀,推动阀芯向下关闭阀门,减少热媒的流量;被控介质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感温液体收缩,复位弹簧推动阀芯开启,增加热媒的流量。这种自力式温控阀中通过转动调节手柄可以改变被控介质体积。但这种自力式温控阀还是存在有缺陷,其主要原因在于:调节手柄和手柄拖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传动,而且传动时调节手柄和手柄拖之间必须有间隙,并且指示针是放在壳体外面,不但不美观,并且空隙和指示针很容易受外物或外力作用,就像没有设置用于限制调节手柄转动行程的装置,于是转动调节手柄会造成调节手柄容易脱离手柄拖,导致零件散落或造成传动杆挤压被控介质过渡,导致温控阀失灵等情况发生,不能使用,并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外形紧凑,稳定性高的温包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温包组件,包括设于在温控阀阀体上的连接座和设于连接座上方的调节阀盖,所述的调节阀盖通过螺纹与该连接座连接,在所述的调节阀盖内设有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内周向固连有阀杆,所述的阀杆与连接座之间设有使阀杆具有上移趋势的弹簧,在所述连接座的外侧还周向固连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上端与上述调节阀盖的下端轴向固连。在该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温包顶靠在调节阀盖的内侧,阀杆的上端插入至温包内,且阀杆的下端与温控阀内的阀芯连接。本温包组件中的连接套是固定的,而且调节阀盖与连接座螺纹连接并传动,当转动调节阀盖时连接座可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阀杆上下移动,实现控制温控阀阀芯的开启或者关闭。将调节阀盖转动到设定位置,经过控制阀的流量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温包膨胀,使阀杆向下移动,带动阀芯使经过控制阀的流量变小,从而降低温度。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温包收缩,带动阀杆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阀芯使经过控制阀的流量变大,提升温度。本温包组件的结构较为简单、外形紧凑,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高。在上述的温包组件中,所述调节阀盖的下端具有环形凸环,调节阀盖的下壳设有环形卡槽,当所述的下壳与调节阀盖连接时所述的环形凸环位于所述的环形卡槽内并且下壳内的卡齿和卡槽配合。这样设置当调节阀盖与连接套连接时传动时,调节阀盖通过卡槽和凸环的作用带动下壳可以随着调节阀盖上移动,中间不会有间隙出现,指示刻度的标识也不会支出阀体外,这样结构不但美观,不会有安全隐患,不会存在产品脱离问题,在上述的温包组件中,所述连接套的内侧壁具有若干周向分布的齿条一,在所述连接座的外侧具有与该齿条一相配合的若干齿条二。设置的齿条一和齿条二相配合,保证了连接座与连接套之间的轴向移动,同时也避免了连接

说明书---改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yb333199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0-04-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