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67~68页《圆的面积》例1及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与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其公式正确、灵活的计算。 2、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操作、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迁移、分析、合作和创新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 配置的学具袋里的学具、彩笔、一把剪刀,圆形的纸片和若干材料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牧羊图,让学生想一想它吃最大的范围应该有多大呢?是什么形状? 2、现在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揭示课题:圆的面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圆的面积 a、什么是圆的面积呢? b、出示一个圆片:圆的面积在哪里?请同学们拿出圆片,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圆的面积,你想说什么? c、圆的大小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出示结语: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都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来的? 2、生生互动,推导公式 圆可转化为哪一个学过的图形呢?小组可以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试试看! 1)、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并汇报。 a、让学生拿出卡纸,观察卡纸上的圆被分成多少等分,圆被转化成什么图形呢? b、让学生拿出卡纸,观察卡纸上的圆被分成多少等分,圆又被转化成什么图形呢?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的边变得更直呢?再剪几份,你是说把它分得更多份些,是吗?(可以把它分得更多份些) c、请拿出手中的圆片试着折一折,展开来,看看你折成了几等份?如果再折下去可以吗?现在就把你们折的这几种方案。 d、观察这三种分法,比较一下,同样大小的圆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拼出来的图形有什么变化? 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e、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动手实践:沿着半径把圆切开,巧妙地把圆拼成了近似的长方形,现在我们可以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摆一摆,边观察、边讨论、边推导,看哪组表现最好。展现以下问题: ①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 ②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 ③长方形的面积相当于圆的? ④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所以圆的面积=。 2)、小组讨论后,并演示公式推导的全过程。 3)、揭示字母公式。 小结:可见要求圆的面积只要知道什么就行? 3、运用公式学习例1。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展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第69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方法。 2、完成基本练习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这节课我们发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2、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好转化的方法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第三篇: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周芳华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一册p67—68及p70的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通过猜测、操作、观察、发现、尝试等数学方法,探索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迁移、分析、合作和创新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够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具准备: 1、ppt课件 2、把圆4等分、8等分、16等分和32等分的硬纸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232425262728292102202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草原吗?草原非常美,蓝蓝的天,绿绿的草,有一个牧民牵着一匹马到草原上放牧,把它拴在一个木桩上,这匹马能吃到草的最大范围是什么形状?马吃到草的最大范围跟什么有关?如果要求这匹马能吃到草的最大范围就是求这个圆的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求圆的面积——揭示课题:圆的面积 三、探索合作,推导公式。 1、积极动脑,讨论推导方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了哪些图形的面积?像长方形,我们是怎样求出它的面积的?那平行四边形呢?我们又是怎样求出它的面积的呢?我们是通过拼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得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 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圆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拼接的方法把圆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图形从而求出它的面积呢? 2、小组合作,推导公式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本好的圆试一试,看能不能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你拼成的是什么图形吗? 生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2:是一个近似长方形。 师: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