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克与千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5—87页。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知道1千克=1000克。 。在实际操作中自主选择合适的秤称物品。 ,培养学生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教具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两袋糖各500克,一袋盐1千克,弹簧秤,电子秤,天平一袋苹果1050克等。(学生用)六人一组:一个2分硬币约1克、两颗花生米1克、两袋糖各500克、一袋盐1千克、天平等。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教学过程: 一、体验轻重 ,抱一抱同学,说说有什么感受? ,一包糖,猜猜是糖重,盐重,还是一样重?(生猜)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用秤称,看包装袋。出示包装袋上的质量。 ,师随机板书。请小朋友观察板书,发现了什么? 生1:都有关克与千克的。生2:还有g、kg的。二、出示课题“克与千克” 。 ,谁重?有什么方法? 生:用秤称。师出示课件“各式各样的秤”说说在那里见过这些秤?要判断文具盒与数学书的轻重,选哪种秤比较合适? 。师简介天平的构造及使用,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二、动手操作,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一)感知1克的质量 :你知道1克大约有多重吗? (生:其实我们用的一个2分硬币就大约重1克。) :说说自己有什么感觉?(学生动手掂量硬币,感觉1克很轻。) :在各组的商品中,有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 生l:一小块橡皮。生2:2粒黄豆。生3:1个扣子。 :你是怎么找到的? 师:同学们真棒!举了这么多例子。大家桌上有一些物品,请同学们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后用天平称一称。(二)感受“几克”、“几十克”等重量。 :老师想称一下物品。(把游标拨回到“0”)游标不够用,等会儿我们用砝码来称。(出示鸡蛋)鸡蛋放在这边,大家先猜猜看,鸡蛋大约有多重?可以拿起来掂一掂。 :10克。师:这是一个10克的砝码,放上去,怎样?(肯定不止10克)生再猜……(不断调试)50克。差不多了。我们可以说一个鸡蛋大约重50克。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