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概念和模式一、数字化城市管理概念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指以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 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换句话说, 就是把像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停车场、电话亭等城市元素都纳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畴,给每样公物配上一个“身份证”,如果街道上的井盖坏了,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不用打投诉电话, 在移动 GPS 定位系统的跟踪搜索下, 有关部门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把问题解决掉。二、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模式 1 .一级监督、一级指挥。市级监督、区级指挥的管理模式是在市级设立全市统一的监督中心, 在各区设臵指挥中心。其中, 市级监督中心对城市管理进行高位监督, 区级指挥中心履行具体的城市管理指挥职能。该模式适合于城市管理内容的重心在区级部门的城市。 2 .一级监督、两级指挥。市级监督、市区两级指挥的管理模式, 是在市级成立全市统一的监督中心、指挥中心, 在各区设立区级指挥中心。在区级政府形成监督体系较为困难的情况下, 市、区两级的指挥体系可以保证城市管理的执行力度。该模式适合区级政府管理力度不足的中型城市。 3 .两级监督、一级指挥。市区两级监督、区级指挥的管理模式,是在市级设立市级监督中心,在区级设立区级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在这种模式下,市、区两级均具有较强的管理力度, 可以形成较强的监督体系。该模式适合于区级政府具有足够管理力度的中型城市。 4 .两级监督、两级指挥。市区两级监督、市区两级指挥的管理模式, 是在市级设立市级监督中心、指挥中心, 在各区设立区级监督中心、指挥中心。由市级监督中心对城市管理进行全面监督, 市级指挥中心进行统一指挥。同时, 在区级层面, 要求区级政府的各项职能相对比较完善, 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行成相对独立区级监管体系。该模式适合于大型城市, 如北京、上海等直辖市。 5 .综合监督管理模式。综合监督管理模式是在县(区)一级设立综合监督管理中心,并进行独立考评的城市管理模式。综合监督管理中心由一个中心行使监督和管理职能,与县(区)的规模相适应, 同时, 独立的考核评价体系又可以保证监管体系的完善。该模式适合于县(区)级城市。三、部分地市数字化城管建设经验做法烟台市: 1 .实行双轴垂直模式。该市在全国首批数字化城管试点城市中率先实行了“两轴垂直, 高位监督”的管理组织模式, 即在市级只设立监督中心, 对系统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和综合评价, 进一步强化和落实了市级政府的监督职能; 在区级只设立指挥中心, 全面负责案件的派遣和处臵。按照这一体制模式, 该市在城市管理上逐步进行了“重点下移、管干分开、以区为主、属地管理”的体制改革, 作业层面基本下移到区, 市级主要强化制定政策、监督管理的职能。这种组织模式既坚持了监管分离原则, 又减少环节, 提高效率, 避免了重复设臵, 节约了人财物力。 2 .保证处置指挥权。该市在搭建模式架构时,强调案件处置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体制,将区政府及其指挥中心作为城市管理案件处置中枢,对于辖区内拥有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权属和管理责任的部门和单位,区政府和区指挥中心具有数字化城管案件处置的指挥权。辖区内各级专业责任部门都由区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指挥, 自觉接受任务派遣和督导, 按时完成处置任务, 并及时向区指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概念和模式.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