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畅镇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案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与学的式,并逐步将教育、教学和管理架构到信息化的平台上,打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切实提升我校信息化的发展涵,创建新型的农村现代化学校,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案。一、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现状基础设施:我校是一所远离洋县城区、毗邻城固县城的公办农村学校,共有27个教学班(包含小学和中心幼儿园),教职工60人,在校学生1261人(小学1056人,幼儿园205人)。这在我县来说,人数达千人之多的农村学校,仅此一家,故上级尤为重视和支持。乘“双高双普”之春风,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校各种基础设施已基本达标:27个教室和10个部室共安装交互式电子白板35套,多媒体投影机2套,并且都连通了互联网。目前,更有一幢综合楼竣工,全自动现代化的数字录播教室、校园电视台、网络中心、2个共160台全新的学生计算机网络教室、全校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的集体办公室等现代化部室建成投入使用,校园百兆宽带网络和30个无死角高清网络监控的改造工程也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学校、微信公众号、事务管理及家校互联一体的“世纪守护”app、腾讯QQ群和微信群等移动终端平台的大力推广使用,加大了教育宣传、家校互动的力度和深度,推动了教育教学现代化的转变。应用现状:虽然各种基础设施已到位,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有多问题存在,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它们的潜力和作用,以致造成大量设施和资源的浪费或损坏。主要问题分析如下:1、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知不足,重视不够,缺乏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2、信息设备利用率较低,未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真正整合。3、学校缺少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缺失推进信息化应用工作的案,同时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训和考核没有实效。4、信息设备基础硬件设施的保养与维护没有跟上。二、工作目标1、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网络信息中心部门,切实加强对全校信息设备的监管和维护工作。2、构建学校“三通三平台”(实现宽带网络班班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校园电视台),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共享优质资源,建设农村教育信息化示校。3、落实教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训、考核,同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4、实现各学科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全体教师人人能上好一节高效课,录制并推出20节精品课。5、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常态化,。6、校园电视台使用正常化,并提高节目质量,力争每更新一期,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亮点。7、保证学校、微信公众平台、“世纪守护”能正常访问,及时更新,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主阵地。三、具体措施(一)成立领导机构1、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志峰副组长:振涛成员:章树杰云文刚娟文卿丁柏虎下设网络信息中心:主任:章树杰副主任:文刚文卿成员:各班主任信息技术课教师保安门卫职责:文卿:负责学校教育信息设备的调试、安装、保养、维护和报修;录播教室、校园电视台管理及录摄、制作;随时解决教师在使用设备中遇到的问题;配合教导处做好信息技术应用知识的培训、考核工作;建设、微信公众平台、“世纪守护”的运营管理。各班主任:本班教室电脑、电子白板等信息设备的第一责任人,如有物件损坏照价赔偿。负责在本班学生中选
学校教育信息化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