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论文一、前言近几十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旅游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旅游教育可为旅游业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旅游教育具有强烈的行业特色,其成效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旅游企业的业务实习成为高校旅游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酒店方向是旅游本科专业的主要方向之一,因而,酒店实习成为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首选。同时,通过酒店实习促进一部分毕业生在酒店企业工作也是旅游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酒店就业的比例逐年下降,酒店人才流失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业界和学界也存在较大的争议,根源在于企业的需求、学校的培养以及学生的期望三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所致,从而出现“供需错位”这一现象。独立学院是在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旺盛而国家教育投入相对不足的特殊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大学模式,其办学宗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常在应用性较强的一些专业领域结合办学力量进行相关专业的建设,如旅游管理专业等。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全国283所独立学院中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有119家。目前,对独立学院旅游教育问题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及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改革等方面,而对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十分薄弱,仅见周艺对旅行社实习和蒋莉琴对酒店实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而有关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酒店实习的认知以及酒店实习对学生择业倾向的影响未见报道。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在酒店实习情况的历时性分析,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相关问题。二、结果分析与讨论(一)实习生酒店实习意向分析 1、城市选择从实习前和实习结束后比较来看,学生都比较钟爱离学校较远的大城市或特色城市,如实习生主要倾向于地选择深圳(31%)、北京(%)和三亚(%)的酒店,对上海(6%)、宁波(%)等地的酒店选择较少。多数学生为拓宽视野选择远离学校所在地的大都市或者接近大都市(深圳离港澳较近),抑或选择国际著名旅游地的酒店进行实习,少数选择甬沪等地酒店的学生主要考虑不愿离家太远和为就近就业做准备。 2、酒店选择从实习酒店知名度来看,超过半数(%)的学生有意向去国际连锁品牌的酒店实习,这可能与“品牌效应”有关,学生认为知名品牌的酒店在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工作环境甚至实习待遇等各方面优于国内品牌的酒店,在这样的酒店实习能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实习后学生对国际连锁品牌酒店的满意度不一定要高于国内品牌的酒店。由此可以看出,校方在寻求实习合作酒店时,需要考虑学生现实需要,而不能盲目追求酒店品牌。 3、实习部门选择从实习部门来看,实习生在实习前更愿意去的实习部门是餐饮部(%)和前厅部(%),而很少愿意去客房部(%)。这可能与不同部门的工作环境、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不同有关。进一步调查发现,学生期望的具体实习岗位分别是西餐(%)、酒吧(%)和商务中心(%),对餐饮部的宴会期望较低,主要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学生对西餐和酒吧具有浓烈的兴趣;另一方面,宴会中的高强度工作量是他们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二)实习生酒店实习的认知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对酒店实习的认知,无论实习前后,学生比较注重“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机会”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对实习生的重视程度”。说明学生希望并确实能从实习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实习期间,学生“对实习生的重视程度”这一看法上升至第二位,这既与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因素有关,也可能存在学校和酒店对实习生重视不足的原因。对于学生来说,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要正视现实和挫折;对于学校来说,要加强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及时调解学生与酒店之间的矛盾;对于酒店来说,要视实习生为正式员工,多为实习生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增强学生对酒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习前,学生还比较关注“酒店知名度”、“酒店管理情况”和“实习工资”。实习期间和实习后,学生对这三者的重视程度略有下降。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得知在知名品牌酒店的实习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酒店对实习生的管理不够完善以及实习生的实习工资基本能满足其日常开支甚至能有结余等因素影响了学生对酒店实习的认知。学生对“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的看重程度在实习前后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原因在于实习前学生对酒店实习充满期待,更多关注实习的其他内容,对工作内容和环境关注不是太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学生对酒店实习有了较深的了解,对实习内容和环境产生厌倦心理,期望获得更好地实习岗位和环境,实习后,学生关注自己有没有从实习中获得相应的技能,所以对“工作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