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典籍灰飞秦烟灭.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典籍灰飞秦烟灭作者:徐曼昕  浏览次数:411  更新日期:[2007-6-15]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五千年左右,可这即便有文字庇佑的五千年仍然留给我们那么多的疑虑,人类无时不在探索、发现着他们的过去。一个人由于严重的打击损伤,他的记忆链条也许会戛然中断,以往的经历全都遗忘了。一个民族的文明同样会遭受到这样的情况,产生文明的失落和空白。文明的高度发展,必然伴随着愚昧的同化过程,而在这愚昧尚未变成文明之前,它便是文明最大的威胁。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到二世而亡,不过十四载。这是一个短命的王朝,而正是这个短命的王朝却带给了人们太多的惊恐的记忆。两千年后,当人们打开秦始皇陵墓的时候,一阵阴冷的、秦朝的风扑面而来,这是历史上最大的埋伏,让人颤栗。秦始皇的千军万马整装待发,在这里耐心地等待着两千年后的晨曦。他们神情坚毅,面向东方,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公元前213年,这是秦王朝建立的第八个年头。在这一年里,秦朝的各大小郡县都弥漫着滚滚浓烟。并非是大小官吏都玩起了烽火戏诸侯的游戏,而是正在上演着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的浩劫——焚书。一部部前人呕心沥血留下的文化史料被投入火堆中,刹那间灰飞烟灭,我们的文化链条断开了,失忆了。更为惨绝人寰的是在焚书的第二年,就发生了坑儒事件,400多名方士,儒生被活埋在咸阳的郊外。咸阳,这个封建时代的第一座帝都,不但有着无上的繁华,更是有着数不清的冤魂,也难怪,这是它最初的也是最后的辉煌。周公亲制礼乐,而九百年以后,就在这八百里秦川,被焚了个干净。秦始皇焚书坑儒听起来是很荒唐的事情,然一切看似偶然必归于必然,历史尤其如此。秦国历经数年,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修弛道……这些具体、实际的统一是必要的,却又是远远不够的。刚刚历经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在思想统一的防线上,这个帝国无疑是极其脆弱的。秦朝推行残酷的法家思想,残酷的手段也许是站征年代夺取天下的最好方法,但却非是治国安民的途径。一些儒生个六国遗民经常以古论今,非议朝政,追忆周代礼乐兴盛的仁安局面。秦王一向自视很高,自然是容不下这些非议的,最终下了这道错之又错的圣旨。他天真地以为烧掉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活埋了向往那个时代的人,人们就会安定下来,国家就会走向真正的大一统。然而历史戏弄了他,他所烧掉的那个时代成为了历史上最丰富的时代,而他的帝忆。那些典籍灰飞成了大秦帝国上空惨淡的愁云,伴随着那些灵魂在凄冷的夜晚游荡的鬼魅,这个帝国惶惶不可终日。典籍灰飞秦烟灭,他烧毁了那些典籍,最终却倾国倾城地为他们陪葬。当然,公正的来说,秦始皇却给另外一个人背了很长时间的黑锅。秦始皇焚毁的并不是所有的书籍,他下令焚毁的是民间私藏的除了种树,医药实用书籍以外的诗、经、六等书籍,而朝廷和博士藏书则不在其列。但是,有一个人在攻入咸阳以后,一把火焚毁了阿房宫里的所有剩余的朝廷藏书。这个人就是项羽,仅这一条罪过,项羽就不够资格君临天下。秦始皇和项羽的这先后两把大火,最终还是把先秦的典籍烧了个精光,至今,连纪年都难以弄清楚。不过幸好,离那个时代最近的人及时的抢救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最劳苦功高的就是司马迁了,他的《史记》一直从黄帝时代写到汉武帝时代,弥补了这一段历史空白。焚书,这是暴君才会有的愚昧想法,比如恺撒焚毁亚历山大图书馆,希特勒焚毁犹太人典籍和马克思主义书籍……古今中外,玩火者必自焚。不过好在那个让人惊恐的时代就要过去了,伴随着先秦典籍的灰飞烟灭,伴随着楚人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我们听到了一个伟大王朝到来的脚步声。乱世中的觉醒作者:徐曼昕  浏览次数:423  更新日期:[2008-5-7]      就像每一个王朝都有一个气宇轩昂的开端,每一个王朝也都会有一个相似的千疮百孔的结尾。在经过了西汉这个浓烈的盛世,东汉王朝多多少少带有一丝阴冷的气息,弥漫着一个王朝接近尾声的残喘。东汉的中下层士子们为了谋求建功立业,只能背井离乡,奔走交游。而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人在乱世中奔走的姿态,才有了钟嵘《诗品》中提到的“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的古诗十九首。士子们奔走在外,情怀不外乎羁旅之思和思妇闺愁,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天下”,这是每一个离乡游走士子的理想,但是对于乱世中的下层士子们来说,实现理想的机会很渺茫。建功立业的渺茫和时间的飞速流逝也许会给予儒者更多的勇气,但是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却激发出了这些士子们对及时行乐的赤裸裸向往。于是他们感叹“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人的生命不足百年,又何必常常怀有千岁之多的烦忧呢。白昼的时间太短了,夜晚的时间也不要浪费,为什么不秉烛夜游呢?“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典籍灰飞秦烟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111 KB
  • 时间2020-04-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