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班主任,怎样与家长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呢?怎样才能与家长沟通思想,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呢?我认为家访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孩子白天在学校里学习,由老师引导;晚上回家做作业,则由家长陪伴。因此,家长和老师都缺乏对孩子心理上全面的了解,需要彼此多联系、多沟通、相互合作,才能共同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而教师在家访时,可有意识的把学生做下分类,如对待学习优良,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同学,教师在家访时要发自内心的赞扬,由衷的祝贺,让学生感到自身的成就感,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努力,思想也会更进步,家长也会感到更有信心。做为班主任,特别要重点关注学习基础较差,行为调皮,有心理障碍学生的家访。这些学生虽然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但是,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要善于发掘学生身上一丝一毫的闪光点和积极品质,充分地予以肯定和表扬,并以此来细心培养学生,每个孩子都希望老师看到自己的长处,也希望老师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家长,而做家长的听到老师的肯定,也会非常的高兴。在肯定中,委婉要求,这样的家访,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能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孩子,主动与老师商讨共同教育孩子的方法。当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和在家的表现是一致时,说明心态很从容,并非“没进入状态”。假如家长不向老师征询意见,贸然对孩子提出批评,就很可能对孩子造成心理的伤害。除了班主任老师以外,家长还要注意联系任课老师,特别是孩子不感兴趣的课程或考试成绩不好的课程。出现这些情况是什么原因,任课老师往往比较了解,家长也可以通过与老师配合,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提高每科成绩。而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单亲家庭的家访,教师更应高度重视。除了对这些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之外,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更应想方设法为家长排忧接难,热心地对他们提供帮助,使家长对孩子的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没有后顾之忧,使家长感到放心、安心。 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家长,在家访时,要根据家长不同的心理和个性特点,不仅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也要讲究沟通的艺术。要面带微笑,态度要大方柔和,要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要多予学生以表扬,委婉地提出要求。此外,教师的家访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如在学生生病、受伤或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的出现,关爱的眼神,亲切的问候,一定能起到用言语所不能及的效果,教育的目的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我认为教师只要以诚相待,就会赢得家长的尊重,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成长中的孩子,他们的身上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及时有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能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的健康成长。除了家访,和家长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如探索新颖有效的家长会召开模式,让家长进课堂、开办家长讲座,电话联系等形式,向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方法,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都是获得家长有效支持的途径。教师的职业是为社会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孩子服务。教师只有付出一片爱心,细心,耐心,善待每个学生,把家长当成学校的主人,家长会欢迎老师的,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池禄营滨
如何实现家长与老师的沟通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