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第一讲和谐社会与安全文化
一、我们面临的形式与挑战
(一) 社会发展处在高风险的时代
1. 宏观层面
(1)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并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中国人均GDP不到达2000美元,GDP增长率却高达10%,这在某种程度上讲,使安全面临着更
大的挑战。
(2)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质量不高。
法制社会的形成在文化基础和机制保障上都处于初级阶段,比如说:安全文化建设。
(3)高危产业占经济总量比例较高。
第二产业占经济总量的53%,其中建筑、矿业、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高危险行业占到40%以上,并处高增长率水平。
(4)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有待提高。
现今,,2020年将达3亿;%,%,要解决农民工的素质的提高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安全文化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素质问题。
2. 微观层面
(1)我国的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的实施,晚发达国家30年;
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70年代初期就颁布了《职业安全健康法》,我国是在2002年颁布了《安全生产法》。
(2)我国每年安全生产投入都小于GDP的1%,%;
(3)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科技投入仅是美国在这方面投入的1/200;
(4),而英、德、、、;
(5)我国重大安全隐患上千处;
(6)我国重大危险源数十万个;
(7)我国有46%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重大环境风险问题;
(8)我国人为事故比例高达80%以上。
以上的情况都需要我们去从安全文化的角度、文化建设的角度去解决的问题。
(二)安全风险现实水平急待改善
提倡科学发展是要安全发展,提倡和谐社会是需要安全保障型的社会,但现在我国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有时一年高达上百万起,人的死亡率每年绝对数上10多万,经济损失两三千亿……等等这些事故中,高危行业首当其冲。我们要发展工业,不仅要从技术上进行投入,更重要是要在文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特别是安全文化的建设的方面,用文化力来进行现实水平的改善。
二、我国安全生产现状与国际之差距
(一)我国安全生产现状与国际之差距
(1)2005年我国工、矿、商、,是发达国家的3倍。
(2)GDP的死亡率问题:,是发达国家的10余倍;同期,,,美国、澳大利亚、。
(3),是发达国家的近10倍。
(4)煤矿的差距最大的:,是发达国家的数十倍。
(5)我国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是1人以上,是发达国家的5-6倍。
(6),是发达国家的2-3倍。
(7)‰,是世界年均水平的6倍。
(二)安全生产问题的因素
1. 社会因素
安全生产问题决定于社会因素。我们国家从《安全生产法》发布实施以后,政府加强了法制建设,这不仅仅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强制执法,更重要的是要科学执法、有效执法。
2. 经济因素
要改善安全,就要考虑成本和投入,首先要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经济发展是安全的基础,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安全生产的水平。
3. 技术因素
技术方面我们要依靠生产方式、引进设备、先进的工艺设备来改善安全。
4. 文化因素
减少安全生产问题,一个重要的的方面,特别是避免人为事故的发生,最主要的就是用文化力,用文化的手段来提高安全生产建设的方式,这样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会很好。
三、建安全国策之势,成和谐社会之业
我们国家安全总局包括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组织相关专家,在中国政治局常委的安全生产战略报告单中提出了一个基本策略的思路,就是把安全提高到国策的高度。
(一)一个国策
建立安全国策之势就是将“安全”纳入“人口、资源、环境”的国策系统之中,将“安全保障”型社会的建设列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保障”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体系当中。
(二)安全生产五要素
1. 建设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根本
2. 完善安全法制—安全法制是利器
3. 落实安全责任—安全责任是灵魂
4. 增强安全科技—安全科技是手段
5. 加大安全投入—安全投入是保障
安全文化是重要的战略对策之一,它解决是人的素质问题,人的素质是保障安全的基础,是保障安全的根本。而要解决人的素质,最基础的是观念、意识和责任。
第二讲安全原理与安全文化
一、从事故致因理论认识安全文化
(一)事故构成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