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千年沧桑话故城.doc.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千年沧桑话故城康熙四十二年(即公元 1703 年)。圣祖仁皇帝南巡。回銮由水路过故城运河。御舟纤夫俱红号衣红帽黄顶彩绳, 纤板从船纤夫俱青号衣( 摘自《故城县志》)。也就是在这一年,被康熙皇帝倍加赏识的时任河道总督的张鹏翮把跟治河有关的文字和图画装帧成册, 以供皇帝垂询。在当时看来, 这幅资料并不显得重要。可对于今天的我们, 应是弥足珍贵了! 从这幅图上看故城县城,四门,大致呈长方形,应是康熙四十二年以前故城县城的示意图。彼时县城还在今天的故城镇。清朝一个叫马伟的故城人描述说:运河亘县城之前, 涟漪映带, 环绕左右, 帆樯相接, 随风若飞。上溯武城下达德州, 朝发夕至, 呼吸可通, 县介京师、山东之间,诚为襟束要地矣。故城是个因运河而兴的老县城,从各种史志看:隋开皇六年(公元 586 年)置东阳县, 县治所设在此处。隋开皇十八年( 公元 598 年) 东阳县改称漳南县, 此处仍是县城。唐武德七年(公元 624 年),漳南县城向西南移 22 华里,至今山东省武城县漳南镇,此处始有“故城”之名。故城,漳南之“故城”也。元代至元元年(公元 1264 年)复于故城置县, 名故城县。从那时起县治所一直在故城镇。 1945 年6 月县城迁至郑家口镇。对于故城的建制沿革和“甘陵”的别称, 史志历来就有多种说法。因历史的迁变和行政区划的不断变革, 这些对于今天的我们并不十分重要。我们所关心的是故城历史上的辉煌和对于运河文化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故城的各种美丽传说深深吸引打动着我们。且不说故城三大宝“佛头井、无影树、半步桥”的神奇曼妙,只一句“故城七十二座庙,德州七十二衙”之说就足以让人遐想连篇。当打开尘封的《故城县志》, 这个谜底才渐渐揭开。马伟描述的县城美景才又重新展现在眼前。在我们看到的现在仅存的甘陵书院左侧,自北向南依次是: 真武庙、明伦堂、文庙。文庙的左侧是忠义祠、节孝祠; 甘陵书院右南, 依次是文昌宫、城隍庙、文昌阁、观音堂。东城门外自北向南是先农坛、东岳庙、东坛、乐王庙。西门外还有社稷坛、关帝庙、真武庙、泰山行宫、二贤祠( 董仲舒祠、澹台灭明祠)

千年沧桑话故城.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bbitco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