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区第十三小学《道德讲堂》活动小结第四讲我是学校小主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明确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重视习惯培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行为,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认真负责的良好习惯,是基础教育的任务之一。观望目前在校的学生,责任意识普遍比较薄弱。他们是一个养尊处优的群体,享受着来自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厚爱,生活的环境优越,个人利益唯上的意识强,但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却很少思考,缺乏责任心、危机感、使命感。尤其是部分小学生,学习不知为谁而学,总是马马虎虎,做事不认真,生活草率,过分关注自我,心中无他人,做事不计后果。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良好行为习惯势在必行。为了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9月21日下午第一节课,原州区东郊小学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部分师生在七彩楼三楼多功能室继续开展了主题为“我是学校小主人——争做明责少年”第四期道德讲堂“七个一”流程活动,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一二年级的部分老师、学生及学校领导等一百七十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道德讲堂按照“七个一”的模式进行,即::校歌——《美丽校园是我家》。:公益广告——《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三句半《我是校园小主人》。:《我爱集体,我是小主人》。:张贴自己制作的小卡片及手抄报,上面写有自己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上怎样做好小主人的身份等方面的承诺。:争当四好少年争当四好少年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争当新世纪的好少年。此次道德讲堂学校三年级两个班的四位老师认真策划组织,通过这次活动,增强了学生主人翁意识,孩子们无论是从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方面,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无论是从学习、纪律,还是卫生等方面都进行自我鞭策,自我教育,并倡导更多的人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明确责任,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进一步强化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行为,为构建和谐型校园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在活动中,学生发扬集体的智慧,人人参与活动当中。有意识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促进了班级的团结和凝聚力,对于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活动中,全体师生通过高唱原州区东郊小学校歌《美丽校园是我家》来渲染气氛,然后认真聆听了三(2)班的刘忆博、王娜、王婷婷、杨嘉琦四位同学表演的三句半《我是校园小主人》内容丰富:看校园,花草美,你我看了齐欢笑,笑。不摘花,不踏草,环境才能更美好,美。树儿密,叶儿茂,树下游戏真热闹,棒。不砍树,不采叶,空气清新心情好,好。废纸屑,瓜果皮,随手乱丢可不要,NO。垃圾桶,对你笑,赶快让它吃个饱,饱。小水滴,欢乐流,随手关掉水龙头,关墙壁白,地面净,卫生保持多重要,,夸校园,我是校园小主人,主人。要行动,快快快,我们一起来当家,当家。四位孩子自然大方、风趣幽默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台上台下的互动,把本次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这不正是新世纪小
11.我是校园小主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