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案例:孔子拜师《孔子拜师》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的过程。下面就是我执教的一个小片段。师: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生: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师: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孔子拜师很艰辛。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日夜兼程。生:风餐露宿。老师板书这两个词,要求学生也写一些这两个词,强调书写姿势。。生:风尘仆仆。师:风餐露宿,是什么意思呀?生:在露天吃饭在露天睡觉,师:这些词语都写出孔子在拜师路上遇到很多困难。听——他遇到了(播放风雨雷电声) 师:假如你们现在都是孔子,会怎么做? 生:我会怀着永远不放弃的继续向前走着,去洛阳拜师。师:又是风又是雨,我会停下来歇一歇,等天好了在赶路。生:我会想办法克服困难,早点见到老师,就能学到更多知识。师:天黑了,又是刮风又是下雨,孔子你停一停,好吗? 生:不好,我得赶路。师:困了,孔子你怎么不睡觉啊? 生:我靠着墙打个盹,就行了。师:饿了,孔子你吃什么呀? 生:我会想办法去树林里找野果子吃。师:白天赶路晚上赶路,就是哪个词? 生:日夜兼程。师:孔子日夜兼程,风餐露宿,你最想说什么呀? 生:孔子爷爷,你真伟大,你已经有那么大的学问了,为什么还要日夜兼程、风餐露宿的去洛阳拜师呢?生;孔子爷爷你那肯于吃苦,谦虚好学的品质很值得我学习。生;孔子爷爷你不愧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我也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科学家,为社会服务。师;孔子日夜兼程,风餐露宿总于走到了洛阳见到了老师——老子。生:(朗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师: 从这句话你有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兼”字感到孔子日夜赶路,很急、很辛苦。师:那你读一读。(学生朗读。)还有谁来读?(一位学生站起来朗读)她读得怎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很好,因为她把“终于”读得很重,说明孔子见到自己梦寐以求的老师很高兴。生:因为孔子终于走到洛阳,可以见到老师,很高兴,所以我读得响。师:好,只要你想得有道理,爱怎么读就怎么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句。师:孔子到了洛阳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生1: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生2:你是——(学生拖长音,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2:因为他(老子)不知道孔子是谁,所以老子是问“你是—”生3:应该带有疑问的心情(语气),所以要拖长音,表示我不认识,他怎么认识我?所以“你是——”师:好,读出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你喜欢谁的话? 生4:我喜欢孔子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师:可是老师有时明白,有时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识学完了,学习就到头了吗? 生4:知识很多,永远学不完。师:你们现在是三年级——生4:我好要读初中、高中、还有大学……师:学习能学完吗? 生4:不能。师:是啊,活动老学到老这就叫——生:(齐读)学无止境。(老师板书)师:是呀,你们在不断的学习,老师在不断的学习,可见学习是没有尽头的,让我们在齐读一下这句话。 师生:(齐读
教育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