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审核执教教学时间累计课时课题21《小石潭记》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意义;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3、背诵本文。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理解古人高洁的思想情操。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教具PPT导学过程批注一、导入激趣,简介文题1、让配乐欣赏山水美景(幻灯片展示),老师用优美的语言大导入:同学们,面对这山明水秀、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色,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老师情不 自禁地想起了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描绘山水美景的优秀诗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言文,被称为是“一 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 “流动的山水诗”。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文言文——《答谢中书书》(板书课题)。2、简介文题。“谢中书”是作者的朋友“谢征”的官职名,“书”是指“书信”,在古代是一种可以叙事陈情的文体。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己朗读课文,用笔划出不会读的字词。2、听朗读录音,特别注意自己所标划的字词的读音以及朗读的节奏、语气。3、学生自由练读,老师提出朗读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准节奏;③读出感情。4、让学生自告奋勇展示自己的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完以后针对朗读要求进行评价,老师提示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字词的读音: 猿(yuán) 颓(tuí) 与(yù)5、老师再次强调朗读要求,全班同学齐声朗读。6、请学生试用一句话说说文章所写的内容。三、疏通文意,理解内容1、学生自己结合课文下注释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用笔划出来。2、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如果仍然不能解决等待在全班提出来共同讨论。3、老师引导学生解决字词上出现的疑难,同时板书重点词语,要求学生掌握:四时:四季俱备:都晓雾将歇:消散夕日欲颓: 坠落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欣赏 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口头翻译课文。5、老师用多媒体展示翻译,让学生与自己的翻译对比,从而领略文章写景的美丽。简洁导入6、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带着充沛的感情朗读课文。21世纪教育网四、深入文本,理清结构 1、老师提问:本文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让学生思考回答,明确文章 的诸多景物是用精巧的布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从而引出文章的结构特点—— 总分总的结构。2、老师边板书便引导学生分析明确文章的结构特点:总领——美 高峰、清流 两岸、五色 四时写景— 青林、四时 美 晓雾、猿鸟 晨昏 夕日、沉鳞抒怀——仙都、未复五、研读品析,领悟感情1、老师提问:这短短的几句话到底蕴含着哪些美呢?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要求来说一说(多媒体出示要求):本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感受到哪些美丽的画面呢?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用下面的句式描绘一下:“这里有 之美,你看 。 ”例句: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高峰入 云,清流见低,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明镜的溪流清澈见底。2、让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描绘自己头脑中想象的画面。3、老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从许多角度描绘了头脑 中的课文画面,同学们想象力非常丰富,见解也很独 特。刚
《答谢中书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