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字幕]传奇在这里演绎!机遇在这里叠加!希望在这里点燃!梦想在这里腾飞![出片名]临港新城魅力团风[解说]大别山钟灵毓秀,长江水源远流长,孕育了这方美丽而多情的土地——团风。团风“古”,古得厚重。这里山雄水秀,物华天宝,自古是繁荣的水陆码头和物流集散之地,是举水文明、巴水文明、长江文明的汇集之地;团风“红”,红得灿烂。革命家林育英、林育南、“一大”代表包惠僧、军事家林彪、地质学家李四光、文学家秦兆阳、经济学家王亚南、哲学家熊十力、思想家殷海光、书法家张野、农民运动领袖漆先庭、爱国将领徐会之等名人俊杰层出不穷;团风“要”,要得通达。团风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下游北岸。东临巴河,西毗举水,北依大别山,南滨长江,京九铁路、江北一级公路、106和318两条国道及“武英”、“大广”两条高速公路城中交汇;团风“绿”,绿得和谐。巍巍大别山编织着北部天然绿色屏障,秀丽挺拔的大崎山,是武汉城市核心圈层中最近的天然氧吧。历史的车轮缓缓驶过,把红色的记忆、绿色的希望留给了38万团风人民。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对于团风来说,这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就在这一年,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如一股和煦春风吹进了老区团风;就在这一年,一场以“治庸问责”为主题的干部作风整治行动让干部转作风、让群众得实惠;就在这一年,“县、乡、村”三级换届工作圆满完成,一个自上而下坚强有力、团结一心的领导核心层顺利产生,在这方神奇的土地上,带领着勤劳、善良的团风人民用智慧的双手托举起团风这颗荆楚大地上冉冉升起的璀璨新星。[动态字幕]团风,产业崛起的新城[解说]建县十五年的风雨磨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已成为团风越来越明确的选择、越来越坚定的选择、越来越迫切的选择。2011年,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县委、县政府果断提出了“依港兴城、富民强县”,深入推进以“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全民创业样板区、整洁有序宜居区、统筹发展先行区、党建工程创新区”为主要内容的“六区”建设目标,作出了争当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排头兵等一系列决策,这些一脉相承又不断完善的发展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团风实际。按照“提升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激活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团风始终突出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加快发展了钢结构、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其中,团风钢结构产业被省政府列入全省52个重点产业集群予以扶持发展。一组组数据是最好的诠释: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业稳步发展,已实现建安产值62亿元,同比增长20%;特色农业不断提升,,%,粮食总产达到20万吨,%......持续的增长,让团风人的话语掷地有声。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同样呈现新气象。按照“一区兴五区”的发展思路,团风倾力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国钢结构产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创新社会管理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区等五个县级示范点,共谋划重大项目129个,总投资612亿元,已落实项目55个,。团风,似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在荆楚大地蓄势喷薄。[动态字幕
临港新城魅力团风(定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