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课题:20、《庄子故事两则》班级:姓名:成绩:_________知识目标:1、了解庄子及其思想;2、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抓住关键词翻译课文。能力目标:能够自主学习疏通文意;学习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能讲述故事,了解人物形象。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古人淡泊名利的情怀与开朗机智的性格。重点难点:学习对比手法,了解人物形象。知识链接:一、庄子和《庄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身处乱世,博学多才,家境贫寒而又有志节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二、庄子故事《庄子·秋水》中还有这样的故事:楚王打算让庄子做国相,派人去请他。庄子却借乌龟的故事表示,他宁愿在荒泽草野间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三、庄惠关系故事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头来对他的随从说:“郢人在他的鼻尖上涂像蚊蝇翅膀那样大小的白粉,让匠石用斧子把白点砍掉。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以前砍过,但是,我的搭档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辩论的对象了!”(《徐无鬼》节选)教学过程预习案一、课前预习,导入新课。1、了解庄子庄子是(朝代)人,名周,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是家学派的重要的代表人物,世并称“老庄”。《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2、生字词注音鹓鶵()醴()泉鴟()濠()梁鯈()鱼循()其本3、准确而熟练地朗读课文。二、自主学习,组内过关检测1、理解重点词语。惠子相梁()或()谓惠子曰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安()知鱼之乐固()不知子矣请循()其本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下20庄子故事两则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