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菊在班主任工作中,学生的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为孩子明天的成功播下金色的种子。下面结合我班级管理的实践谈一下在养成教育方面的两个案例。案例一:贺东升同学,活泼好动,成绩一般,习惯差,父母因在外地打工,工作繁忙由其爷爷奶奶照顾,因此导致他性格有些古怪,教育方法也欠佳,要么“听之任之”,要么“打骂相加”。使得该生对学习有较深的恐惧感和厌恶感。作业马马虎虎,成绩徘徊在良好线的边缘。虽然我多次谈心与家访,但收效甚微。后来,在几次值日与大扫除中,我发现他每一次都很认真,争着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脏活、累活。抓住他这一特点,利用班会和晨会给与表扬。之后,我又找他谈心,我说:“老师在班里表扬了你,你有什么想法?”他说:“开心!”“对,只要努力了,付出了就有就会有快乐的收获,在学习中不也是这样吗?”然后我又提出要求,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如此,让自己在学习中也感受一下受表扬的滋味。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他数学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他的回家作业写的端端正正、正确率又高,为此,我在班里又表扬了他。从这一事例不难发现,只要能够留心从不同的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一个学生,总可以发现他的长处,让他认识自己的价值与潜能,从而自发的去改正自己的缺点,同时做好每一件小事,努力克服每一个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案例二:陈胜同学,上学期因病而请假一个多月,返校后纪律很好,成绩也能跟上大家。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这孩子有一个坏习惯:上课总喜欢讲悄悄话。于是,我找他谈心,看他态度很诚恳,我想这孩子的坏习惯一定会改的。这学期开学不久,同学们告诉我,陈胜在音乐课上随便讲话,我听了马上找他谈话,我说:“上课不能随便讲话,这是对老师的不尊敬。你知道吗?”他说:“好的老师,我以后上课不再随便讲话了。”过了一个星期,同学们又告诉我,陈胜在思品课上又随便讲话。老师批评了他,这次我没有原谅他,放学的时候就真的把他留下来了。当他妈妈来接他时,我就当着他妈妈面教育了他,他妈妈表示愿意配合老师帮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又过了一个星期,班长告诉我,陈胜在英语课上随便讲话,我听了真的很生气,到了放学的时候,我又把他留了下来。这次来接他的是他的爸爸,他爸爸知道他又犯同样的错了就说:“这孩子改不了,陈老师你把他留下,我也不接了让他好好想想。啥时想清楚了,啥时我再来接。”他爸爸说话的时候还用眼睛暗示我,所以我就说:“好的,就留下吧。一会我们都走了你一个人在着
给予孩子改错的机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