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静静的夜》一、教学内容:1、聆听《摇篮曲》2、聆听、表演《小宝宝睡着了》3、表演《闪烁的小星》二、教学总目标:1、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闪烁的小星》,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三、教材分析: 《小宝宝睡着了》《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摇篮曲。2/4拍,五声宫调式。曲调优美抒情,采用了重复乐句与变化结束句的写作手法。词曲结合紧密,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鸟儿、虫儿都进入了梦乡,小宝宝也在悠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了的情景。《摇篮曲》《摇篮曲》由戈特(1746-1791)作词,弗利斯(1770-?)作曲。摇篮曲是乐曲的一种体裁,有带歌词的摇篮曲,也有根据摇篮曲改编的器乐曲。它具有节奏舒缓,旋律优美、抒情,中速,力度稍弱的特点,给人以安静并有一种轻轻摇晃的动感,表现母亲在亲切温柔地摇着摇篮哄婴儿睡觉的情景。这首《摇篮曲》是一首单乐段的分节歌,全曲旋律流畅,一气呵成,6/8拍,节奏平稳,除结尾一小节外自始至终都用了五、教学难点: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聆听《摇篮曲》,并能体会歌曲安宁、舒适的意境,和母亲真挚的爱心。2、聆听并学会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能体会歌曲甜美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聆听《摇篮曲》1、完整聆听,说说你有什么感受。2、复听,自由做轻柔的动作。三、聆听、表演《小宝宝睡着了》1、聆听歌曲,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2、复听,跟着歌曲,轻柔地拍节拍。3、跟录音学唱歌曲。4、指导学生用连贯、轻柔的声音,唱准、唱好歌曲。1、小组讨论结尾的处理方式,并一一试唱。2、用自己的方式为歌曲伴奏。四、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表现手段,来演绎歌曲《闪烁的小星》的不同情感。2、哟内各个重欢快的动作表演《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与人合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不同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手段,演绎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教学过程:一、主题复习。1、聆听《闪烁的小星》律动进教室。2、复习歌曲二、主题发展(一)情绪:高兴,兴奋1、小星星在天空妈妈的怀里愉快地生活着,他们会做些什么呢?2、有小朋友说星星在玩耍,我们怎么样唱出它们玩耍时的心情呢?3、小星星高兴得跳起来了!(伴奏采取移调、音域高八度等形式,速度一遍比一遍快)(二)情绪:紧张、恐惧1、嘘!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呀?2、小星星,我们赶
第五课《静静的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