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南农业发展统计教学论文海南是一个农业省份,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是我们党的一以贯之的思想。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曾经强调, 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 “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农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有力地支撑着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但是,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 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科技技术水平低, 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农村投资环境不利等。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 有必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农业在海南经济中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便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马克思早就说过: “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农业发展的本质。根据海南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今后海南国民经济是地工农业协调作用、城乡协调发展、三大产业相互促进。“九五”时期到 2010 年,农业在海南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农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 农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部门和最大产业, 产值一直遥遥领先。建省后, 海南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下降, 但农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仍处第二位。“八· 五”时期至 1996 年,农业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30%— 40 %之间,均高于第二产业工业所占的比重; 1996 年,全省人均农业产值为 2009 元,超过全。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相对来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越小。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其农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为 2%— 12%。从海南的发展情况看, 农业在海南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是缓馒的, 并且与世界相比差距很大。说明海南现阶段仍然是经济不发达、以农业作为国民收入主要来源地地区。同时, 在海南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的比重至今仍达 60 %。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快速稳定的增长。 2、农业的发展, 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农业的发展, 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首先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最古老、最具有生命力的产业,早在数千年以前, 人类就知道种植可以食用的作物和驯养可以役用的动物。人类所需的基本食物,过去来源于农业,现在来源于农业,在可预知的将来仍然主要来源于农业。当今世界, 无论工业如何发达, 离开农业, 食品工业仍然制造不出人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即便象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 3 %,上述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变。由此可见, 农业在海南经济中起着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 海南是个农业省份, 有农民 540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76 %。在社会就业人员中农业负担着 60 %
对海南农业发展统计教学论文.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