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具体措施本章导读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对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与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及环境进行保护具体措施。关于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重点掌握对地质地貌、水体、大气与生物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措施;同时熟悉噪声污染防治、旅游垃圾处理、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措施;关于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重点掌握对文物古迹、民俗风情与传统文化艺术保护措施,并了解旅游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及旅游社会环境治理与维护措施。第一节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基础与前提,优良地质地貌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物质基础条件,同时,地貌现象在旅游景区景点中还起着重要衬景作用。优美地质地貌,尤其是一些奇特地质地貌,往往是几万年,乃至上百万年大自然变化所形成,一般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从旅游开发到旅游业经营全过程都应特别注意对其加以保护。(一),合理疏散旅游人流针对目前风景区季节性与局部性饱与、超载现象,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管理措施来加强对山地资源与环境保护。如通过门票发售来合理地控制旅游者人数;通过新闻媒介及时向社会发布风景区旅游冷热信息,避免与减少人们出游随意性与盲目性;管理人员在较热景点进行必要分流等都是行之有效管理措施。如黄山旅游目前绝大部分集中于温泉—天都峰—玉屏楼—西海—北海这条游览线上,而这条游览线只占黄山总游览线长度32%,对处于温冷状态、尚“藏在深闺人未识”68%游览线进行宣传促销尤为必要。又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使雪山风貌不因游人过多拥人而遭到破坏,云南玉龙雪山采取了限制游人上山数量措施。上山索道设计指标限定在每小时输送420人左右,并规定游人不许乘坐自备车辆上山,为此,管理者准备了6台“大巴”免费运送游人。、分布广、零散,而且污染物一旦形成,处理起来特别困难,因此更应设法减少环境污染物产生,以此减少山地旅游垃圾滞留量。可采取以下措施:(1)净物上山。目前,黄山风景区污染最严重是游人与宾馆、饭店集中地,尤其是垃圾污染相当严重,为此,黄山采取了净物上山措施。如对一些带皮、带壳、带毛蔬菜与肉类在风景区外先行粗加工,去皮、去壳、去毛,清洗后用食品保鲜袋装好再运往山上,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风景区内生活垃圾数量。(2)规定携带物品数量。云南玉龙雪山对上山游客所携带物品实行严格规定。游人上山除可携带相机外,其余物品如行李、饮料、香烟、打火机、火柴等都不能带到山上,就连胶卷纸盒也要放在山脚下垃圾场内。玉龙雪山生态保护措施博得了世人称赞,人们称这里是“国内旅游风景区环境保护意识最强、生态旅游最好风景旅游地”。(3)游客自带垃圾下山。为了更好地保护五指山生态环境,海南省五指山国际度假寨开展了登山环保旅游项目。即对旅游登山者所携带饮食物品在出发前实行登记,登山者必须做到把饮食后剩下罐、盒、袋等垃圾品全部带回,由五指山寨按每件市场回收价付给他们环保费。反之,客人每少带回一件登记品则缴纳100元,作为环保资金专用。为了减轻旅游者身体负荷,方便客人游览,五指山国际度假寨在登山游览区沿途设立多个“登山环保引导站”,摆放垃圾篓,由专职环保人员负责回收,并开具收据,以便客人回寨“报销”。环保旅游项目实行以来,得到登山者广泛支持。3。合理建设与利用索道虽然索道建设可以为名山旅游区带来更多客源,可以减少旅游季节性,可以为老幼弱游客提供更好条件等,但索道建设必须建铁塔、立支架、架电缆,还可能要开山炸石、砍伐林木等,就有可能破坏山地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因此,索道建设一定要慎重。有几个问题必须注意:(1)严格审批。哪些山地可建索道,该建几条索道,在哪里建等,一定要严格审批,确保对山地自然与人文资源负面影响减至最低。为此,应由建设、旅游、交通、环保、园林、生态、地质等部门与有关专家组成索道建设小组,进行认真细致地调查、勘察与科学论证,制定若干个设计方案,并从中选定最佳方案。(2)保护性建设。在充分规划与论证基础上,要选择国内外最好索道设计单位与生产单位。索道选线要避开传统步行登山道路,以保证道路两边景观、文物古迹不受破坏。在建造过程中,要使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破坏,如在安装塔架时,为防止山石松动,应用人工开凿代替爆破开凿等。(3)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近些年来,国内对索道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其实山地索道问题关键不是该不该建,而是如何建与如何管理及使用问题。过多索道建设,有可能破坏环境,而且使大好美景成了过眼烟云。更为严重是造成风景区内旅游环境容量失控,资源与环境承受更大压力。如每年“五一”、“国庆”期间,,在高峰时间段达到了6万多人,激增游人踩得小草都没法生长。而根据有关专家
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