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恐龙的灭绝.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恐龙的灭绝》的评课稿2010年5月13日丁燕飞今天下午,吴老师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亿万年前的恐龙时代,去探寻了恐龙灭绝的说法。《恐龙的灭绝》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科普小品文,介绍了恐龙灭绝的五种说法。这篇课文比较简单,但是科学性却比较强。教学时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今天吴老师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师生一起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纵观全课,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下面谈谈印象最深的几点感受:一、借助多媒体,创设了教学情境。为使学生轻松而快速地进入文本,根据小品文的特征,吴老师在课前让学生边欣赏《恐龙》图片,边叫一叫恐龙的名字,把孩子们带入了恐龙王国。然后教师随机与学生谈话,让学生尽快进入文本,在谈话中让学生用好办法记住“恐龙”的“恐”字,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接着,提供关于恐龙的资料(课文第一节),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建立了良好开端。特别是出示了许多恐龙愉快生活的图片,问:现在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吗?你有什么想问吗?以此来激起孩子去探求恐龙为什么会灭绝的兴趣。二、巧借精彩图表,突破难点。文本的第一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人类只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句中的“三四百万年”与“大约两亿年”,对学生来说实在太抽象了。怎样教学能让学生理解“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历史”相差悬殊。吴老师先让学生说说哪个时间长,长多少?在学生说不清的情况下。老师就运用课件动画演示条柱形上升,从而让学生体会人类的历史比恐龙的历史短多了。吴老师能运用课件动画演示条柱形上升的方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三四百万年与两亿年的差距,将抽象的比较具象化,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对恐龙年代的久远有了更深的感知。三、注重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在本课的设计中,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老师先让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获取直觉信息,再让学生读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段,要求读流利,最后还让学生展示自己朗读的自然段。无论是全篇课文还是一个段落,均从读入手,以读为主来组织教学。以读书促思促悟,通过准确到位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感悟事物事理。如在讲到“寒冷说”:有一段时间,地球上突然变得十分寒冷。当学生讲到突然和十分寒冷这两个词时,就马上让他们抓住这两个重点词理解读,通过读来体会到他们独特的感受。四、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创设了心灵交流的平台。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学生是个独立的个

恐龙的灭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1012****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