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怎么看”——启动迎接建党90周年的民生工程(下)曹鹏飞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二、“七个怎么看”的具体内容和解决方法(一)怎么看待我衡的问题那么,我们怎么样、用什么手段去解决这些问题?刚才我们讲了,引起它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人为可做的、可控的;一个是我们不可做,不可控的。那么当然我们只能从我们可做的、可控的这个角度来讲,所以这个里面更多的把解决的手段措施的重点就转向了政策和体制的两个方面。因为只有政治和体制是人选择的,黄河不是人造的、长江不是人造的,但是关于黄河和长江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是人可以变更的。我们设立了专门长江管理委员会,那就是一种管理体制,过去的时候,长江的水流了几千年,也没有设立一个管理委员会,在我们党的手里有了,这就是体制上的一种变迁。这种体制的变迁,引来的可能是在用水、水源的调配、河道的治理等等很多方面的变化。所以,这些是我们可做的。那么这个里面第一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刚才讲了在我们整个的工业起步的过程当中,工业对农业的这种剪刀差的剥夺作用是很明显的,那你拿了人家的,吃了人家的,吃得又肥又胖的,到了今天是不是该有能力还、该还的时候了。所以这个时候,工业的发展适当地要向农业倾斜,比方说农产品和农业的生产资料,农业的机械化这样一些设备,是不是在政策上在价格上各方面要给农村、要给农民一定的补偿和补贴,这样的话才能使它扶持起来、发展起来。那么另外一个方面城市的发展,今天我们城市化的水平已经达到了48%,接近50%,这么大一个城市化的进度,这么迅速的城市化进程,实际上是资源消耗的一个过程,你城里这么多人你吃什么、喝什么?比方北京来讲,一千六七百万、一千七八百万的人口,大家想一想他们一天在张嘴吃饭的时候,12点的时候、下午5点的时候、吃早饭的时候,张嘴要吃多少东西?我们吃的蔬菜、我们吃的粮食大米、我们喝的矿泉水,我们用的很多东西,都是非城市的、其他广大农村地区供给的。你看每天晚上五环以外的进京的大卡车,东南西北几个道满满当当的,拉的是什么,城市消耗的必需品,吃喝拉撒用的东西,对不对。这些东西不断向城里去消耗,城里人的生活越来越便捷,生活越来越舒服,也不需要种菜,第二天就能够吃到新鲜的蔬菜,背后老百姓一年从春耕秋收,辛苦了多久呀?这里面城市里过上这种优雅的舒适的生活,免了体力的劳苦,你是不是要为这份优雅和舒适买个单呀?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灵活的市场定价机制、也可以通过国家适当的价格机制调整,适当的政策倾斜、政策的保护措施,要保护农村的农民和老百姓的这一部分力,那这个时候适当地城里人多掏两个,多买点单,农村的人多得两个,他的积极性有保障,而不能说像现在一样。比方说,这两天菜市场上大家都知道,今年的蔬菜价格南方闹水灾,北方的蔬菜价格反倒是便宜得不得了。便宜到什么份上,一斤西红柿在山东的原产地卖不到1毛钱,一斤西红柿七八分钱,大家想一想,一斤的西红柿从地里,栽西红柿苗到它一颗一颗地摘下来,送到市场上,这个过程是多么的漫长,多么的繁琐,人要经历多少个程序,还要施肥、浇水、精心地照顾,卖不到一毛钱、七八分钱。从遥远的山东拉到北京来,一块钱三斤、四斤西红柿,平均下来一斤不到两毛五分钱。老百姓农民在哪里赚钱去?我们说今天物价也不高不低,也蛮高,大家的工作水平都高了,物价消费水平都挺高的,在日常的生活过程当中,分分钱、毛毛钱的这种消费单元单位、货币单位好象逐渐被人们淡忘了,没想到现在的所在价格又拿分来计量了,这是非常不好的。准确地讲,对种西红柿菜农的利益是一种极大的损伤,对他的生产积极性是一种极大的损伤,试想一下,他明年还会种西红柿吗?他要再种、要再多种,他就是傻瓜,他才不种,那结果是什么?明年的西红柿价格上去了,一斤西红柿五块钱,就像去年到今年的大蒜一样,对不对?过去大蒜种得太多了,价格很便宜,一斤大蒜五六毛钱,大家一看无利可图,我不种了,价格上去了,一斤大蒜从五六毛钱踹到五六块钱,过年的时候最贵的时候可以卖到十五六块钱,大家想一想涨了多少倍的价格?20倍的价格。那最终谁受损伤?城里人呀,你吃大蒜你是应该吃的,你喜欢吃,但是大蒜的价格很高你也要买单呀,那你就吃不到正常价格的大蒜,你的工资里面本来大蒜的支出可能是一个五块钱就够了,对不起你现在五块钱乘以二十也得支出100块钱,那是不是使你的利益、生活受影响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要保持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那么在这种均衡发展的过程当中,城市明显带有优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要适当地补贴扶持农村,而不是城市化在扩张的过程当中让农民失地、剥夺农民的生存基本权益、把人农民赶走,然后给一个很低的补贴。这个说到底、说个不好听的,讲是不人道的,也是不可持续的。最终来讲,是伤害整体,伤害的是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你把他撵跑了,他没工作了,他没住房了,他流浪到社会上
“七个怎么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