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际金融战.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5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际金融战第一章、全球化的阴谋 1 、全球化思想的始作俑者——罗素伯特兰罗素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 也是 20 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和西方经济学界的“一代宗师”凯恩斯、伦敦金融城的主宰者罗斯柴尔德等人都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秘密组织“使徒会”的成员。罗素认为, 科学和技术的无限进步造成了对于人类生存的威胁——只要主权国家能自由地发展其科学研究和工业能力, 所有的国家都能造出核武器。因此, 罗素认为, 要想世界保持安全就必须限制不发达国家获取工业技术, 消除科技进步并将其置于严格控制之下, 消灭国家主权,建立一个专制的世界政府。从某些方面看, 罗素思想的出发点有些象道家的老子——“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但是,老子希望的是民风淳朴, 天下和谐; 他认为“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对的。可罗素就完全相反了, 他信奉的是“损不足而补有余”。当然了,如果用老子的话来评价罗素之流,就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如何实现罗素所希望的“世界政府”呢? ( 国际金融势力的想法是) 通过控制其他国家的经济命脉, 进而控制他国的政权。这一点与马克思所推崇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观点很有异曲同工的味道。那么, 如何控制他国的经济命脉呢?通过金融, 让世界经济受控制的解体。以此摧毁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发展, 并通过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实施致命打击, 开辟出一条全球化道路,而所有国家的主权将在全球化中被消灭。这就是国际金融势力发动国际金融战目的。现在我们需要搞清楚的就是, 国际金融势力是如何发动国际金融战的?他们使用的主要工具是什么? 他们使用的工具, 主要有两件: 汇率和泡沫。如果把汇率比作强攻城头的军队的话, 那么泡沫就是混入敌城的奸细。当然, 也不能忘记石油武器的作用,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其作用不亚于粮食的国家稳定的作用,国际金融势力通过操纵油价的任意波动, 疯狂的制造经济泡沫, 掠夺他国财富。另外, 他们还大力宣扬所谓的经济自由化, 特别是金融自由化; 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要求各国政府减少对经济和企业的管制, 说什么管理经济要靠“市场那支看不见的手”,以清除那些阻碍经济自由化的壁垒,以便他们更加容易的解体他国经济。近年来随着各种媒体的耳濡目染, 大家基本了解了汇率武器的强大杀伤力。但是, 汇率武器只是敌人进攻的“明枪”; 除了明枪, 还有暗箭。明枪易躲, 暗箭难防。“暗箭”是什么?就是泡沫武器。说泡沫是令人防不胜防的暗箭,是因为受害的国家中了暗算往往还懵然不知, 甚至不但不以为害, 反以为利。这才是泡沫武器最厉害的地方。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经济泡沫。 2 、三种经济泡沫泡沫是指某一事物所存在的表面上繁荣、兴旺而实际上虚浮不实的成分。比如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通俗的理解,泡沫可以认为是某种财产(或者资产、资本)价值与价格的背离。比如一支股票它的每股净资产是 1 元,在股市上被股民们追捧,价格炒到了 10 元,这就是泡沫——价格与价值已经背离了 9元。既然有泡沫吹大的时候, 就有泡沫破灭的时候。比如在 2007 年1 月时每股贝尔斯登的股票价格是 170 美元,但是今年 3 月贝尔斯登被大摩收购时每股股价仅为 10 美元。从这个小例子就可以看出,泡沫往往意味着大涨大跌。当然,一国经济泡沫化后也同样会大涨大跌——这就是经济学中常讲到的所谓的经济周期, 随着泡沫的吹起, 一国经济进入繁荣期, 在泡沫破灭时该国经济又跌入了低谷。所谓的经济周期根本不是天灾, 而是人祸。既然把经济泡沫搅起来时全民亢奋, 认为遍地是黄金, 在泡沫刺破的时候肯定会有人跳楼,做过山车的感觉就是这么刺激。既然泡沫的危害这么大,那就有必要详细研究一下泡沫的种类: (1 )投机泡沫投机是指利用市场上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并从中获利的行为。买彩票就是投机行为,当然, 炒股也是。关于投机泡沫,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案例,就是南海泡沫事件: 所谓南海就是现在的拉丁美洲。事件发生在 1711 年。当时英国政府为了向南美洲进行贸易扩张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南海公司。南海公司是英国一个特许贸易公司, 它是具有给南海贸易的特许权, 垄断经营。不过在公司成立之后的 8 年里, 除了靠向南美洲贩卖黑奴赚钱之外, 几乎没干过盈利的事。在 1718 年时英国的国债总额害达到了 3100 万英镑。为了迅速筹集资金还债,英国政府做出了一个决定,把南海公司的股票卖给公众。于是, 南海公司就开始编故事, 说我们在公司发现了金银矿、香料, 非常赚钱。南海公司编造的梦幻般的利润前景, 唤起了英国人的狂热, 南海公司的股价迅速飙升。据历史记载,从 1720 年3 月到9月,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从每股 330 英镑涨到

国际金融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