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修改).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9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图11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4),并提出此类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6分)原因: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地下)水资源(2分),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分)主要措施: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分)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2分)跨区域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总分不超过6分。)题号10(2011浙江)37.(26分)图12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13为12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表3为乙市工业产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单位:%(1)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2分)(2)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说出形成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6分)(3)简述乙市工业结构特点,并解释原因。(8分)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考试说明一﹑荒漠化的含义土地退化植被破坏地表裸露风蚀、水蚀土壤水分、养分流失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它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另外在藏北高原、(地下水位高)又由于干旱(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多发生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在我国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因受人为不合理灌溉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石漠化红漠化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岩石裸露的地表,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修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1.45 MB
  • 时间2020-04-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