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解读“三农”问题.doc.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解读三农问题一、认知“三农”什么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何谓农民? 具有农业户口而不具有城市户口的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只要户口在农村就是农民”。农村居民是指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人口,而不仅仅指从事农业劳动人口。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之首“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发展关系农业、农村的稳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农民生活、生产之地;作为农业生产者和农村居住者,是我国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群体,他们的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影响到农业的进步和农村的稳定。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目前突出表现为农业基础地位薄弱。农村问题, 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农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为农民增收问题。二、“三农”问题现状及分析 1 、农业问题: 主要是规模小,结构不合理,市场化程度极低,经济效益低下。2 、农村问题: 主要是长期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村社会发展严重不足,现代文明成果难以进农村寻常百姓家,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尤为突出。 3 、农民问题:主要是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这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4、“三农”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方式造成农业效益低,从而使农民收入低下。(2 )农业人口过多、素质过低。我国“三农”问题最深刻的根源在于过多的农村人口与过少的农业资源之间的尖锐矛盾。( 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民的自由流动。城乡二元结构成因:①由于城市承载力低,资源稀缺, 工作岗位有限,粮食需要配给,客观上要求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固定在土地上,从事农业劳动。②户籍制度将人口分为农业和非农业两类。现实情况促使修宪,以法律形式将城乡二元结构固定下来。 2 (4)不合理的土地制度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5)目前农村的管理体制不合理,使得农民不合理负担进一步加重。三、解决“三农”问题途径及措施 1、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第一,“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所谓“解放农民”,就是把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从事非农产业,也鼓励他们迁入城镇; 所谓“投资农民”,就是投资于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这包括教育、卫生和医疗、计划生育、清洁水供应等公共服务,提高他们发展的能力和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能力; 所谓“转移农民”, 就是帮助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去, 从农村地区迁移出去, 创造良好的人口流动、迁移、居住的政策环境,赋予他们自由选择工作、选择居住地点的权利,平等、友好相待; 所谓“减少农民”,就是把减少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作为各地区重要的发展目标,从而才有可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人均收入,最终才能富裕农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即使城市化提高 1个百分点,就涉及 1000 多万人转移到城市,因此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城市化。第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特征: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工业反哺

解读“三农”问题.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umumeiying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