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什么行为?2这又是什么行为?3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不安全行为的特点安全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3Contents目录4Transition过渡4?主观原因第一章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三违”行为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如下十种心理:侥幸心理、惰性心理、麻痹心理、逆反心理、逞能心理、凑趣心理、冒险心理、从众心理、无所谓心理、好奇心理。如其中的惰性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看到有些违章操作是由于干活图省事、嫌麻烦造成的。例如有的员工宁愿冒点险也不愿多伸一次手、多走一步路、多张一次口;有些人明知机器运转不正常,也不愿停车检查修理,而是让它带“病”工作。凡此种种,都和惰性心理有关。。操作者由于对规程、规章制度的规定没有完全理解,对自身行为的危害性意识不到,把错的或偏颇的做法视作对的或全面的,把一些错误的“经验”视作为正常的做法,久而久之形成的行为定式。产生上述行为的客观原因主要有:(1)岗位培训不到位;(2)作业环境不安全;(3)管理制度不完善;(4)社会环境不理想等。如,岗位培训不到位,常表现为:培训过于程式化,受训人员被动接受,培训的效果只是换来了“安全就是不出事故”的空洞认识。7Transition过渡7?顽固性?潜在性第二章不安全行为的特点?传染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屡教不改”、“犯了又犯”。,习以为常。不发生事故的时候是“人高艺胆大”,对危险丧失警惕性,出了事故却“后悔莫及”。“省力,不出事”的行为容易被效仿。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被根治,必然会传承下去。
安全行为习惯养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