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谈读书-应城市三合中学吴桂平.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应城市三合中学吴桂平教学目的:、梳理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学情分析:这篇课文作为九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一是初接触议论文的相关知识,二是本文有太多难读难懂不发的长句子。此时的学生很容易把议论文的理论知识,和刚学过的说明文知识弄混,再加上本文有些文言文语句,艰深难懂。所以我在教学中,采用由浅入深的办法,化难为易的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1、腹有诗书气自华/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书到用时方恨少。/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培根的散文《谈读书》。二、简介作者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三、疏通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2、掌握重点字词怡情傅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句咀嚼狡黠伦理味同嚼蜡滞碍睾阐证吹毛求疵四、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课文。2、梳理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五、理解文意理解文章内容,明确每一层的论证思路。1、第一层: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2、第二层:阐述读书的方法。(1)、先指出读书要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2)、再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只读摘要。(3)、最后分析读书、讨论和作文的不同作用后,提倡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3、第三层: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1)、先说明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2)、再说明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六、明确方法精读句段,体会本文所用的论证方法。(1)出示重点句段内容,指名学生判断其运用的论证方法。(2)归纳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运用比喻说理。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运用排比说理。例如,“读书足以怡情,

谈读书-应城市三合中学吴桂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1012****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