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议民主测评“无差别化”现象.doc.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件来源于料下载网浅议民主测评“无差别化”现象文章标题:浅议民主测评“无差别化”现象笔者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每逢进行民主测评,不论单位的大小,参加测评人数的多少,总会出现一些表格,有时甚至是相当一部分表格上对所有人的评价都完全相同、没有高低之分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测评结果出现失真。民主测评作为干部考察中的重要环节,反映了被测评人的群众公认程度,它的信息失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对这一现象作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切实采取措施,以保证这一环节在选人用人中的客观公正性。一、成因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既有参评人员自身的原因,也有测评组织工作考虑不周的因素。 1、从参评人员自身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不懂。有的参评人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民主测评,或者是自身素质不高,水平有限,拿到测评表不知从何下手,干脆就从头到尾来个大家一样。二是不想。有的参评人思想认识不到位,不珍视自己行使民主权利的机会,对测评工作不重视,持应付态度,拿到测评表随手填写,马虎了事。三是不熟。一些单位在参评人员的选择上比较随意,导致部分对被测评人不熟悉的、不了解的群众参加了测评,而他们也要对每个被测评人都作出评价,想认真却无从下手,只好敷衍了事。四是不愿。有的参评人认为测评只是形式上的民主,最后还是要经领导“集中”确定结果,测评搞不搞都无所谓,自己填不填、怎么填都可以,不愿意认真填写测评表,敷衍应付。而事实上个别单位也确实出现过民主测评走过场,领导干部对测评结果不闻不问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参加测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从测评工作组织环节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测评表内容单一。不管是正职还是副职,不管干部的年龄大小,不管干部的分管工作,全部一个模式,没有体现岗位特点,令参评人不好根据工作实际进行具体评价。二是测评之前有人打招呼。部分被测评人在测评之前找到平时关系不错的同志打招呼,参评人往往会碍于情面,不想得罪人,不好进行如实的评价。三是测评环境不利于保密。有些单位组织民主测评地点过于狭小,参评人坐的比较拥挤,互相传阅、参照测评结果,无法达到“背靠背”测评的要求;有些单位测评表不是投入专门的票箱,而是由单位的工作人员直接收取;这些做法都不利于为参评人保密,导致参评人心存顾虑,不敢进行如实的评价。四是被测评人述职“粗糙”。部分被测评人的述职内容空洞,通篇都是套话、大话,成绩多、缺点少,共性多、个性少,客观原因多、深刻剖析少,参评人没有感性认识,难以客观真实地进行评价。二、对策要进一步完善民主测评工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笔者认为应该做好“123 ”的文章: (一) “1”即是做好一个“准备”的文章要通过动员做好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增强参评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让大家认识到,民主测评既是行使个人民主权利的过程,也是检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的一种方式,因而要本着对单位、领导和自己负责的态度搞好测评。测评前将测评内容、测评方式和注意事项向大家讲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把握有度, 减少废票,提高准确率。同时还要注意上下的反映,避免有人提前进行非组织活动,人为干扰测评工作,一旦发现此类行为要及时制止,并严肃批评,必要时要公开处理。(二) “2”即是做好两个“合理”的文章 1、合理确定参评人员。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合理确定参加测

浅议民主测评“无差别化”现象.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ly85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