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先秦诸子散文课程名称:中国文学史(1)主讲教师:刘兴林*1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第四节孟子和《孟子》Date2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孟子的生平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中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Date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孟子的生平孟子是鲁国孟孙氏(三桓之一)的后裔,但家道衰落,家境贫困,他的成长得力于母亲的培养。《荀子·非十二子》将子思与孟子相联系,《史记·孟荀列传》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故世称“思孟学派”。Date4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孟子的生平孟子学成后曾游事齐宣王、梁惠王,游历宋、薛、鲁、滕各国。政见不合于当时连横合纵、攻伐为右的形势,故未能为各国君主所采纳,于是退而授徒,著书立说。Date5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孟子》概况《孟子》记载孟子及弟子时人的言论,是继《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史记·孟荀列传》中说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Date6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孟子》概况七篇各分上下,篇内分若干章,篇章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篇名取首章首句关键词,章名取首句。仍然是语录体,但章幅一般比《论语》的长得多。Date7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孟子》概况《孟子》通行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之《孟子注疏》,采用东汉赵岐注,宋代孙奭疏。南宋朱熹《四书集注》之《孟子集注》,清代焦循据赵岐注作《孟子正义》。今人杨伯峻有《孟子译注》,后附《孟子字典》。Date8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孟子的思想性善说王道仁政民为邦本抨击异端知人论世Date9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哲学思想:性善说人有四端犹有四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知之端也Date10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兴林制作
《孟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