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漫步中国的古籍设计简册我国正规书籍的最早形式是简册。在商代就已经有了,直到南北朝时期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单独的竹片或木片称简,在其上书写文字,并用皮条或绳索连缀起来,便称为“简册”了。简的形是狭而长的条子,一根简通常只写一行字,少则几个字,多则几十个字。简册有比较重,不易保存,占地面积大等缺点。梵夹装隋唐时期,受一种狭长的印度梵文贝叶经中间打孔穿绳的形式影响,古人发明了“梵夹装”。梵夹装对中国人的阅读方式,以及早期中国纸本书籍的纸张组合方式和装订方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卷轴装卷轴装保持了简册和帛书由小单元逐个横接为一整体的装订方式,即将纸张横接黏成长幅,通常以木棒做轴黏附在纸的最左端,书写后依轴自左向右而卷,而阅读时自右向左展开。为了方便检索,有时在轴头上挂上一个写明书名和卷数的“签”。卷轴装书籍形式,使文字与版式更加规范化,行列有序,当今在书画装裱中仍在应用。叶子叶子,就是将书写了文字的一张张单页纸摞叠起来,上下夹以木板或厚纸,再以绳子捆扎而形成的书籍装帧形式。叶子后演变成册页的形式。
书林漫步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