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1电子计算机概述.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第一章:基础知识主讲人:付少华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第一章:基础知识课程介绍: 计算机硬件课程,从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出发,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先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 For Windows ),软件技术基础课程( Basic 或C语言编程)。后续课程: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DSP 原理与应用等。微机计算机原理与应用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为主题,以 Intel8086CPU 为主线,系统介绍计算机的硬件技术基础,包括: 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接口三部分。微机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原理部分主要介绍微型计算机及其基本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 I/O 接口和总线)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介绍 8086 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技巧等内容。接口部分介绍几种常见的 I/O 设备的接口原理与技术,以及 PC 机常用的 I/O 接口芯片。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发展简况?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尚在研制)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6-1956 年) 基本物理器件是电子管;程序设计语言是机器语言。? 1946 年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ENIAC )在美国研制成功。使用了 18800 个电子管,重 30吨,占地 170 平方米,耗电 150 千瓦,每秒完成 5000 次加法运算。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发展简况?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57-1963 年) 基本物理器件是晶体管, 同时采用磁芯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 磁带和磁盘为辅助存储器;汇编语言,进而发展到 Basic 语言,有了相应编译程序和编译系统。?1958 年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推出,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大大降低了计算机的成本和体积,运算速度成百倍提高。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发展简况?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1964-1971 年) 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 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取代磁芯存储器, 存储器采用 64K 以上的动态 MOS RAM 存储器;出现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终端,高级语言陆续出现,从而使程序设计变得很方便。? 1965 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体的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配上各类操作系统,计算机性能极大提高。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发展简况?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71 年以后)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越来越高;软件上采用数据库和软件工程,把软件设计提高到工程设计高度提出了规范化设计方法。?1970 年大规模集成电路( LSI )研制成功,计算机发展到第四代, 微型计算机是第四代计算机的典型代表。?1971 年在美国硅谷第一块通用微处理器 Intel4004 诞生,从而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第五代: “非冯·诺伊曼”计算机时代。冯·诺伊曼结构具有程序存储和程序的顺序执行的特点。第六代:神经网络计算机时代,光计算机时代,生物计算机时代。重庆能源职业学院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发展简况?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方向:巨、微、网、智

1.1电子计算机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nfand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