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角’,这个新朋友呀,很害羞,总是喜欢躲起来。让我们先来认识“角”和它做朋友好吗?二、新课(一)在主题图中找角。1、师:我们请的小客人哪里去了呢?原来,调皮的角就藏在这里(教师出示课件),小朋友,你能把它从这幅图里找出来吗?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2、(抽生说)学生说到一个,课件演示一个,师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表扬。(二)教学例1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把剪刀、吸管、水管放大,背景逐渐褪下去)那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儿的:(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儿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1:都是尖尖的。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1)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觉得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生: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一个角。(2)师再指课件上第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分别抽两生)反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3、判断角。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客人,孩子们,想看看吗?有我们的新朋友角吗?用手势表示你们的判断。学生判断再抽生说理由。(课件出示书第42页的第1题。) 4、再回到主题图中讲评学生前面判断角出现的错。5、师:你们看,下面两个图形里也有角,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又有哪几个角?(书第42页第2题,指给同桌看看,再抽生上来指。)6、找生活中的角(1)师:孩子们,其实,不光在这些图形中有角,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教室里,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下面,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听清教师的要求,两个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活动,师参与。)(2)请学生说说找到的角,并指出顶点和两条边。 师:小小的教室里有这么多的角,那我们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二)操作,认识角的大小1、折角(1)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还不知道的孩子轻轻地打开书P39,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折角的。(2)学生折角,师巡视指导(3)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让生拿上来)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让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2、做活动角。(1)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
角的初步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