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一、工程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验评检查标准,基础达到合格,主体达到合格,装修达到合格,并无重大伤亡、火灾和机械设备事故。二、钢结构施工准备 1. 组织有关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对图纸不明确及施工中有困难的地方,要与设计单位作好变更鉴证手续。 2. 根据施工图纸结合本单位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制定出工程的主体施工方案,并提出材料计划。 3. 对钢结构工程所使用的机械和检测设备的性能进行检验,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使用功能齐全。 4. 钢结构工程所使用的材料除应有质量证明书外,还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作出复试检验,符合标准后方可使用。 5. 在钢结构工程施工前,应对各工序的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并对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预防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 6. 钢结构进入现场需进行构件检验并合理堆放,以便于构件进入现场后顺利的安装。三、施工总体部署: (一)施工步骤:先基础、后钢构;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再墙面后屋面。(二)施工顺序: 复核柱顶标高、轴线尺寸、基础预埋→构件制作→构件运输→现场安装→收尾→验收。(三)施工流程为: 构件制作→基础预埋及保养→构件运输→钢架梁拼接后吊装→支撑系统安装→钢构校正固定(检验) →封板→工程验收。四、施工方法(一)构件的制作全部在工厂进行,现场用螺栓或高强螺栓拼接后安装, 局部现场焊接,板面以胶头螺丝固定,钢板的开料确定、机器运送到现场进行, 其余钢板开料在工厂进行。(二)构件运输根据工程的进度分别用汽车分批运送到工地,构件的吊装建议选择一台 25T 的汽吊。(三)梁吊装以 2点起吊,采用平衡法吊装。(四)施工平面布置: 1、道路布置: 场地清理及平整、场地四周筑路作为材料及机械进场之用,凡属于作为道路的地方不能乱放其他一切物品,真正做到“三通一平”。 2、用电布置: 从总配电箱引出线路到厂房附近分电箱,然后引到工地,具体做法参看施工平面图。 3、临时设施布置: 办公室、工具间、厕所具体布置参看施工平面图。 4、堆场布置: 钢柱、钢梁首先进场并靠近基础摆放, C 型钢、钢板等门式钢架安装完成后再进场。 5、施工机械布置: 主要注意汽车吊的停机点和开行路线。(五)钢构的加工在车间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进行有序加工。 1、钢结构加工详图由承担制作的钢结构制作厂绘制,需要修改时,需向原设计单位申报并取得同意,方可进行加工。 2、所有钢结构件加工前必须采用 1:1施工大样,复核无误后方可下料。 3、加工件完成后在加工车间进行预拼装。 4、除地脚螺栓外,钢结构构件上螺栓钻孔直径比螺栓直径大 ~ 。 5 、檩条和墙梁的打孔尺寸除注明外均为 14mm ,并与 M12 普通螺栓配合使用。 6、焊接时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及焊接顺序,以减少钢结构焊接应力和变形。 7、组合 H型钢板的腹板与翼缘采用自动埋弧焊机焊接,且四道连接焊逢必须连接焊满,不得单面焊接。 8、Q235 与Q235 钢间焊接应采用 E43 型焊条。 Q345 与Q345 钢间焊接采用 E50 型焊条。 9 、焊缝长度除注明外其余均为满焊,焊缝高度设计:当板厚≤6mm ,时, hf=4mm ;当板厚大于 6mm 时, hf≥5mm 。(六)钢构的安装。钢构安装顺序:应先安装靠近山墙的有柱间支撑的两榀刚架,然后及时安装支撑,而后安装其他刚架。当天安装的刚构件应形成稳定的空间体系。 1、基础及支承面: (1)预埋件安装前应对土建工程的定位轴线、基础标高、柱头截面大小、地梁或圈梁位置及标高进行校核,然后确定安装方法的可行性,待土建工程柱筋调直校正并征得甲方或监理方同意后方可预埋。(2) 、柱底板和基础(或混凝土短柱)顶面间的空隙采用 C30 砼填实,可采用压力灌浆,以确保严实。(3) 、基础底板及锚栓尺寸经过复核符合设计要求且基础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钢构件安装。(4) 、基础顶面直接作为柱的支承面,其支承面、地脚锚柱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规定。支承面、地脚锚栓允许偏差( mm)表 项目允许偏差支承面标高有吊车+ ~ 无吊车+ ~ 水平度 L/1000 地脚锚栓锚栓中心偏差 锚栓露出长度+ ~ 螺纹长度± ~ 预留孔中心偏差 (3)将预埋件垂直放入已固定好的柱筋框内,用水准仪和经纬仪确定其位置准确无误后,用钢筋焊接固定于柱筋上即可,并应当做好全部自检记录。(4)当预埋砼柱浇筑前后,应会同监理单位、甲方对其进行隐蔽工程的验收。 2、主体结构的安装: (1)吊装前的检查: A、检查构件:构件的型号、数量、预埋件尺寸的位置,构件表面有无损伤、变形、裂缝等。 B、预埋件检查:吊装前应重新复核预埋尺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