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端午的鸭蛋》.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团风县思源实验学校集体备课记录年月日星期备课内容:《端午的鸭蛋》主备人:吴友琴参加人员:审核人:课时:1课时缺勤人员及原因:发言记录(同意或修改意见)备课内容要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能力目标】1、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2、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家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教学难点】解读文本,品味经典。【课时安排】,扫清阅读障碍。。教学过程一、说风俗从2008年开始,我国的法定假日将作调整。(调整草案展示)新法定节假日调整草案黄金周:“五一”黄金周法定假日从过去的3天变为1天;“十一”黄金周法定假日保持不变;春节黄金周放假日期提前至除夕。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各放一天。我们的政协委员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提案?难道是为了多休息几天吗?不是的,其实是为了让大家都记住这些节日,为什么要记住这些节日呢?师小结:因为这些传统节日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体现,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它就像烙印打在了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灵魂上,我们甚至可以透过这些传统节日,去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炎黄子孙。1、我们今天来学习的一篇回忆性文章是关于端午的。我想在中国没有多少人能在学这篇文章时,比我们更亲切,因为这个作家是我们高邮人,他写的是发生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事,他是谁?有没有同学帮我们介绍一下他?(学生简要介绍汪曾祺)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2、我们再看看大家字词的预习情况:二、读文本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其中哪些是高邮所独有的?明确: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帖五毒、帖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放黄烟子、吃十二红。2、最与众不同的是吃“十二红”,你知道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3、既然希望“红红火火”,那么汪曾祺的家乡当时的经济条件怎么样?从那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好象我们那个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小结:文章第一小节讲的是什么内容?(端午的风俗)--板书4、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所以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内容是?(家乡的鸭蛋)--板书三、谈鸭蛋1、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这么多的习俗?他为什么偏偏要挑选鸭蛋来写呢?换句话说,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高邮鸭蛋:好、奇、名。)特色:多(鸭多蛋多)、奇(盛产双黄蛋)、好(质细而油多),名声远扬2、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情有独钟,表达什么样的思想?(“与有荣焉”“曾经沧海难为水”)3、有人认为本文写得最有趣的要属四、五两段,你的看法呢?你认为有趣在哪里?挂“鸭蛋络子”、

《端午的鸭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20-05-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