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理发师》教学反思陈娟《理发师》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这一单元主题为“劳动最光荣”,教学内容有欣赏《劳动最光荣》、《森林中的铁匠》,学唱歌曲《理发师》及《种玉米》,共两课时。在组合教材时,我考虑到主题是“劳动最光荣”,第一课时便将《劳动最光荣》与《理发师》结合在一起,因为《理发师》这首歌有些学生在幼儿园学过,所以将之与欣赏组合,使本节课不致于信息量太少而体现不出优化的理念。课备好之后,虽然从教学目标上检测,基本上都能达到要求,,但似乎总脱离不了传统教学中“唱歌+表演”的老模式。我上网查阅了多个《理发师》的教案,也几乎千篇一律都是“唱歌+表演”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从传统的“制度课程”转向“教学课程”,教师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成为开发、创生的过程,使课程与教学发展同师生的主体性与生命力的张扬发展成为统一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将教材做了重新整合。在体现“劳动最光荣”的基础上,使之更进一步深化音乐与生活的关系。第一课时,将《种玉米》与《劳动最光荣》组合,体现劳动最光荣的主题,第二课时我以“生活中的音乐”为主线,将《森林中的铁匠》与《理发师》进行组合,目标定为:结果性目标(1)学习用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背唱歌曲《理发师》;(2)能用生活中的器具(如筷子、尼龙纸)为歌曲进行伴奏,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体验性目标:(1)通过歌曲的学习,能感受劳动的快乐,(2)通过探索、创编,使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单纯枯燥的声音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使之艺术化,变得丰富、悦耳,从而产生更加热爱生活的情感。我将课设计成:敲一敲(敲击生活中的器具,发出声音)→听一听(听“森林中的铁匠”,音乐家把生活中的什么声音变成音乐)→唱一唱(唱理发师老爷爷手中的道具发出怎样的声音)→探一探(自己敲击、探索如
理发师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