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教师应当是一个幸福的职业。先贤孟子曾讲过“君子有三乐”,其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即是一“乐”。反观现实,受应试教育等因素影响,教师特别是一些教师,长期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在下降。一位教师就曾抱怨,工作太辛苦,精神很疲惫,报酬有点低,缺少幸福感。 现实尽管不尽如人意,但许多教师还是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也体味着自己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感在哪里?教师的幸福感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教师成长的第一步就是把书教好,让学生喜欢。同时让教师通过实践、反思、行动、研究、提升从而不断成长。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一般要经历适应、定型、突破、成熟这样几个阶段。教师的幸福感在哪里?幸福,因为爱和被爱。作为教师,我是幸福的,我从事的是我喜欢的职业,我收获着快乐,因此付出也就成了享受。一个老师要想获得幸福的体验,就要从爱学生开始。学会了爱学生,我们自然会追求教学水平的进步,因为我们想把学生教得更好;学会了爱学生,我们自然会主动参加“枯燥”的培训学习,因为我们想让自己变得更有学问;学会了爱学生,我们自然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因为我们渴望成为一个更好的老师。从事这个职业,爱才是幸福的基础,譬如登山,一个男人背着包袱,一个女孩背着弟弟,背包袱的会觉得负担很重,小女孩却不累,因为有爱。如果你热爱教师职业,你就不会觉得累而会觉得幸福。教师的幸福感在哪里?还源于教育专业的成长,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重要内容,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实现,教师不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去重复以前的内容。他必须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思,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规划,并能自主自觉地遵循并实施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最喜欢的?什么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人本精神?什么样的语言能触动学生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方式有很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寻找几种最适合自己的风格,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齐刷刷微笑着注视我们。哲学家休谟说过,美不是事物本身的性质,它只存在于观照它们的心灵之中,我希望自己的语文课能给他们的心灵留下点什么。这一点是我最想追求的,可也是目前为止感觉最棘手的。为了对得起学生,享受他们给予我的快乐。我也要寻求自己的专业成长。我想幸福的更深一层含义在于苦尽甘来的充实,在成就学生的梦想中实现我的梦想。一个人的价值就是感动别人,一个人的享受就是被别人感动。时代在变化,观念在发展。以前,家长比较关注的是“严师”和“传道授业”;而今天,
教师的幸福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